行善24年 獲奧巴馬授勳香港天使回來了

行善24年 獲奧巴馬授勳
香港天使回來了

【本報訊】過去24年,「香港天使」關惠群在美國協助了無數露宿者及弱勢社群,在當地無人不曉,這善心令她從美國總統奧巴馬手上接過總統公民獎章。昨日她帶着這顆無私奉獻的心,重臨闊別40年的香港,晚上即走入全港其中一個最貧窮地區──深水埗,逐一慰問和擁抱露宿者,鼓勵他們振作做人。關惠群說,窮人、富人不應互相仇視,呼籲港人放下成見,做事不要計較得失,「當你做任何事情都不計較回報,這就是愛」。記者:馮永堅、夏志禮、蔡元貴

關惠群(Betty)應亞洲電視邀請來港,擔任「感動香港十大人物」選舉評審委員。雖然她昨日凌晨才抵港,下午又出席相關記者會,但晚上「職業病」發作,拖着疲倦身軀到深水埗、西九龍天橋底等地探訪露宿者。Betty知道香港一直存在貧窮問題,但不知是那麼嚴重,「在自己的家見到那麼多露宿者,舊樓跟豪宅對比那麼大,感覺真的很不同」。令她最感慨的,是很多人連舊樓也租不起,要在街上露宿,「看見他們,我的心好像被傷害了一樣」。

童年時曾在港生活的關惠群表示,回家感覺很開心。

闊別香港40年的關惠群,昨晚到深水埗探訪露宿者,慨嘆本港貧窮問題嚴重。

一句問候 令露宿者感溫暖

在街上每見一個露宿者,Betty都有無限感慨,上前逐一給予慰問,甚至來一個擁抱以示鼓勵。她慨嘆不能憑一己之力改變港府的露宿者政策,但寄望社區人士發揮互助精神,給予露宿者更大支援。
與Betty素未謀面、露宿街頭30年的阿張,面對突如其來的問候表示很開心,「香港都無啲咁嘅人」,阿張說Betty到訪對他沒有實質協助,但是她一句問候卻令他感到無比溫暖。
香港貧富懸殊情況是全球最嚴重地區之一,談到近日本港出現「仇富」心態,Betty說不知道實際情況,所以不便評論,但她指全球均存在貧富懸殊問題,美國窮人及有錢人更處於敵對狀況,經常發生衝突,「有錢人甚至會仇視協助窮人的義工」,說到這裏,Betty顯得有點激動,似是不值一眾義工所受的寃屈。不過,被有錢人仇視沒令她氣餒而停下來,過去24年,始終風雨不改全力協助社會上最被忽視的一群。

關惠群擁抱露宿者阿張,鼓勵他積極面對困難。馬泉崇攝

今年8月,關惠群從奧巴馬手上接過總統公民獎章。

風雨不改助人 日睡四小時

今年8月從奧巴馬手上領取總統公民獎章後,Betty的善行才廣為人知。做了24年無名英雄的她,每天清晨2時起床,天未亮就為加州Humboldt郡約500名露宿者打點及運送當天的食物、協助他們洗澡、安排工作,又駕車接送無家的小朋友上學,至晚上10時才回家休息,每天只睡四小時,過去24年共8,760日風雨不改。她照顧的人包括露宿者、精神病患者、癮君子及離家出走的孩子,他們均是不符合美國政府救濟條件的弱勢社群,年齡由3歲至82歲均有。
Betty想其愛心能在香港落地生根,但她始終記掛美國的義務工作,惦念着那邊的弱勢社群,因此不能長期留港助人。她說,每日經她協助的人多達500個,「不能放棄他們不理」,即使她說很愛香港,但已決定只逗留五日,19號就飛返美國。
這位香港天使向港人傳遞開心生活秘笈:「Whenyoudosomethingasfornothingreturn,thatisalove!(當你做任何事情都不計較回報,這就是愛!)」她又表示,幫助人其實很簡單,有時只要拍拍有需要協助人士的肩膀,說一句鼓勵的說話,不需要捐出巨款也很足夠。

話你知:何大一曾獲同一殊榮

香港天使關惠群早前獲頒的總統公民獎章(PresidentialCitizensMedal),是美國向平民頒發的崇高獎項,地位僅次於總統自由勳章;獎章每年由美國總統頒發,沒有限制獲獎人數。它由美國前總統尼克遜在1969年11月13日設立,表揚在美國有模範事迹或盡心盡力服務國家或國民的人士,獎項接受追授。
傳統上,獎章由參議員提名該州的傑出人士成為候選人,但奧巴馬就任總統後即一改傳統,首次改由民眾公開推薦社區熱心人士,令普通公民獲此獎機會大增。過去獲此獎章的華人並不多,對上一次獲此殊榮的是研究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何大一(2001年)。據悉,今年關惠群等13名獲獎者是從逾6,000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由奧巴馬親自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