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情緒病女童與姑媽爭執後墮樓重傷事件,精神科專科醫生李德誠表示,11歲的小童比較反叛,加上患有情緒病,容易「」、發脾氣,情緒大起大落,「佢哋(患者)邊度都唔想去,唔想同人傾,成日掛住瞓覺,好似好懶咁,其實呢啲係病徵,未必係女童本身嘅性格」。他建議患者家人應稍為忍讓,因患者只要服藥,約兩周病情便會改善,「最緊要遇有衝突時,家長唔好出手」。
香港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雷張慎佳指,新一代兒童需面對的危機及困難比前多,主要原因是身邊的成人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而影響下一代。
適當降低期望
她認為家長面對情緒病子女時,首先要了解其病源及處理好與家人的關係;其次是處理問題時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要像對正常子女般寄予厚望,要適當降低對其期望。
此外,家長面對問題子女時,要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及用詞,不能用刺激性或傷害性的字句。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