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萬多個漢字中,哪個最能代表中華民族?最新一期的《中華遺產》雜誌公佈了「100個最具中華文化意義的漢字」評選結果,其中以和為貴的「和」字被一眾專家及網民認為是最能代表中華文化、「最中國」的漢字,善良的「善」字和貪心的「貪」字也同告入選。其餘入選既有代表儒家文化的仁、義、忠、信,也有象徵社會文明發展的耕、禾、農、家、絲、工等。
評選首先由50多名中國歷史、語言研究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先行海選出374個漢字,再進行終審。同時在多個網站徵求民眾意見,結果「和」字贏得了網上投票的最高票數,也獲得了多名專家大力推薦。而被選出的漢字中,既包容着中國宗教及社會文化的儒、道、佛、悟、戒,也有體現國家情懷的中、東、北、土、社等字。
「貪」字入選值得反思
據雜誌主編黃秀芳稱,原本預估評選結果會是千人千字,但最終卻是令人意外的「英雄所見略同」。尤其是票數比較集中的漢字,排列起來幾乎就是儒家文化的關鍵詞:天、和、禮、德、仁、義、忠、信。
而在日前舉行的「兩岸漢字藝術節」活動上,專家們也各有推薦。法國學者Xavier Garnier和其他一些專家共同推薦德和善。原因是「德」字表現出深厚的人文理性,善則是人性的本色,中國人以「止於至善」作為至高境界的哲學追求。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淡」字反映中國人的中庸之道和淡定的處世哲學。與「淡」字對立的是不怎麼討好的「貪」字。青島文史專家李明說:「貪就如附着在中國文化上的斑斑銹迹,伴隨着國人幾千年。其中是非得失,在新的時代特別值得我們反思。」也有網民說,龍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圖騰,「龍」字最能代表中國。
新華網
部份最具中華文化意義漢字
*體現民俗文化:龍、鳳、寶、玉
*體現國家情懷:中、東、北、土、社、九、鼎、國
*體現儒家文化:天、和、禮、道、德、仁、義、忠、信
*代表社會文明發展:耕、禾、農、家、田、絲、工
*含哲學、宗教、社會文化思想:儒、道、佛、悟、戒
資料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