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Gaga肉衣 碌硬砌生牛

剝Gaga肉衣 碌硬砌生牛

香港人出了名愛吃牛,但也總比不上LadyGaga一襲生牛肉裙令全世界轟動!全世界大概只有LadyGaga將牛肉拿來當裙着,相信大部份人如我還是寧願讓牛肉成為桌上佳餚。今次便要用上牛香十足的澳洲有機牛肉,為大家示範不同的牛食法,也有Gaga最愛的生牛肉。

記者:謝翠玲 
攝影:周旭文
示範:海景嘉福酒店CafeonM海景咖啡廊總廚陳炳強師傅(27312860)

陳炳強師傅

入廚二十多年,現為海景嘉福酒店海景咖啡廊總廚,擅長烹調西菜。個人烹煮牛肉時,則愛強調保留本身的原汁原味。

牛肉攻略

全牛周身都食得,一般會大致分為腰腹、後腿、肩胸和肘子及胸口四大部份,可分出約20個不同部位,各部份亦各有特色。

a.牛舌

牛舌有一層薄膜,需長時間煮熟後把皮剝除才能用,其肉質較軟,中式多用來醬爆及快炒。

b.牛面珠

即牛頰肉,含非常豐富的骨膠原,肉質吃起來有點像牛,但膠質分佈較平均,適合焗燜。

c.肉眼

自肋脊部貼近胸部,此部位較少運動,所以油花較多,燒烤方法最為合適。

d.牛柳

即牛里脊,是牛背的柔嫩瘦肉,肉質細嫩腍身,最宜生吃。

■以牛柳製成的韓國牛肉刺身。

e.西冷

即後腹肉,含一定脂肪,肉質幼嫩,烹調方法以煎和燒烤為主。

f.牛冧

即臀部肉,由於運動量較大,肉質較結實,一般做扒類或烤焗。

g.牛尾

瘦但肉味濃郁,若燜煮時間足夠,肉質會腍中帶煙韌。

h.牛腩

即五花肉,又稱牛白腩。取自牛腰窩靠接大腿部位,肉質較粗、脂肪量少,多用於燜燉菜式。

i.牛筋

即牛蹄筋部位,分為雙管和單管,由於牛筋很硬,需長時間燉煮才能軟化。

■牛筋河

意式生牛肉薄片

00hr20min(未計冷藏時間)
製作難度:★★☆☆☆
份量:2人

牛柳是全隻牛最腍滑的部份,所以生吃也不會有過硬的問題,而這個意式生牛肉薄片(Carpaccio)是其中一個最經典的食法,只以少許香草醬來帶起牛肉的味道。

材料

牛柳150克、香草醬15克、沙律菜30克、巴馬臣芝士片50克、橄欖油20毫升、意大利陳醋20毫升、鹽及黑椒各少許

做法

1.先把牛柳包保鮮紙,並在桌上轉動幾下,令保鮮紙變脹身,放入冰格冷藏一晚。

2.從冰格取出,先放幾分鐘讓肉稍為回軟,然後將牛肉切成薄圓片。

3.沙律菜加入橄欖油拌勻,放碟上。

4.在牛肉片撒上鹽及黑椒,並澆上香草醬,最後撒上芝士片及陳醋即成。

若以手切牛肉薄片時,只可將牛肉雪藏半天,待稍為回軟便慢慢切,但小心因外軟內硬而滑手發生意外。

香草煙肉紅蘿蔔燉牛頰肉

02hr20min
製作難度:★★★☆☆
份量:4人

今次用到的澳洲有機牛肉,來自昆士蘭西南部,以天然青草飼養,牛味特濃,其中細細塊的牛面珠便最矜貴,面珠需較長時間烹調會夠腍身,以香草和煙肉來同煮可以增加汁料的香味。

材料

澳洲牛頰肉2塊、甘笋粒/西芹粒/洋葱粒各150克、煙肉粒200克、茄膏50克、香葉2片、鼠尾草(Sage)5克、紅酒100毫升、燒汁(稀身)4公升、鹽/黑椒各適量

做法

1.以鹽及黑椒略醃牛頰肉,以中火煎封表面至微金黃色,盛起備用。

2.原鑊加油,下甘笋粒、西芹粒、洋葱粒、煙肉粒爆香。

3.加鼠尾草、香葉和茄膏,加紅酒以小火煮數分鐘至酸味揮發。下牛頰肉,再加燒汁至滿。

4.以小火燜1小時45分鐘,即可取出。

西式燒汁有濃有稀,若只買到稠身的燒汁,則可加入適量的雞湯來調稀。

羅望籽肉桂香橙燉牛腩

04hr00min
製作難度:★★☆☆☆
份量:6人

牛腩需要長時間燜煮才入味同腍身,而平日多數用到中式醬料來做,今次改以帶點東南亞口味的羅望籽和肉桂,酸酸甜甜又是另一種風味。

材料

牛腩3公斤、橙汁/雞湯各500毫升、羅望籽200克、辣椒(切粒)/葱各15克、芫荽粉15克、小茴香粉(Cumin)5克、乾葱碎/蒜茸各50克、香葉2片、橄欖油適量、肉桂條1支

做法

1.把原塊牛腩開至約2/3深,方便之後醃味。

2.把羅望籽、辣椒、芫荽粉、小茴香粉、乾葱碎、香葉、蒜茸、葱和橄欖油抹在肉身。

3.燒熱鑊,先把有皮的一面煎香,收小火,加入雞湯和橙汁淋在肉身,並放上肉桂,放入焗爐以150℃焗3小時30分鐘,食前才切件免縮水。

用明火燜煮的時間跟焗差不多,但要留意火候以免煮燶。如果牛腩較薄的話可把時間縮減至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