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比置安心更靈活的可能 - 利世民

利字當頭:比置安心更靈活的可能 - 利世民

真正的先租後買可以怎樣做,我不直接答大家,我用例子答。
個案一:假如你是一個業主,有個價值300萬元的物業放租,每年扣除差餉管理費和物業稅,再減去供樓的利息成本,大概也有幾萬元的淨利潤,回報算是比起放在銀行收息好得多。你怕日後樓價會跌,希望在這一刻鎖住現在物業的價值,但是又不想放棄那現金流,你可以怎樣做?
個案二:假如你是一個想置業的人,有一份穩定收入的工作,但又未儲蓄到首期。你看中了一個單位,你希望和業主協商好一個價錢,兩年後儲到首期上會,才買下物業,可以嗎?

欠缺可對冲風險機制

家家有求,兩個故事的主人翁加起來,需求和供應,那就是先租後買結局。尤其是那個想置業的一方,更是香港當下政治問題的核心;手持物業希望鎖住價值但又不放棄現金流的,更大有人在。唯一欠缺的,就是一個可以有對冲風險的市場機制,讓安排成事。樓價下跌,買方違約風險增加;樓價上升,就到賣方的違約風險增加。違約風險的掉期合約,相信大家不會陌生吧!無錯,這種在過去3年被妖魔化的金融工具,正當使用其實可以造福人群。
由買賣雙方自行去搞這種期權安排,交易成本高,不可行。但是如果讓這些衍生工具有交易的平台,我可以想像得到,銀行除了提供按揭,還可以有更多不同的服務,例如先租後買、特長成交期保險等。事實上,現在就只有大地產商有能力去搞各種花款的財務安排,為甚麼不可以讓平民百姓也享有這些方便?
說到底,香港的金融業,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積極,創新能力也有限。交易所的壟斷,問題要講的,我也講過了。過去幾十年,香港這些本來應該的高增值行業,一直在dumbdown,最終還是剝削了平民百姓的選擇。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