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Cult2:八十前唔捉鬼唱《道德經》 Rapo靚仔返正途

代Cult2:八十前
唔捉鬼唱《道德經》 Rapo靚仔返正途

道教有過千年歷史,老派宗教今日出了一班前衞道長,龍頭大佬以香港儒釋道院道長鄧康仕為首,灌錄HipHopRap版《道德經》,不驅邪捉鬼,改用音樂教化八十後信道,鄧康仕說:「先要入世了解o靚仔,才可帶他們出世嘛!」聽落幾有道理。

記者:葉雪芯
攝影:梁細權

唱到入腦

西方基督教早透過福音流行曲、詩歌等等傳道,道教在中國有四千多年歷史,到今年終於有歌仔唱,還要一是不唱,一唱就嚇你一大跳,把老子的《道德經》變成HipHop版Rap歌,推出全球首張道家音樂大碟《9D國際音樂道德經》。基督教福音歌,有偶像派歌手鄭秀文的《信者得愛》、孫耀威的《燭光》,《9D國際音樂道德經》則找來八十前唱家班葉振棠、呂珊、林利、MariaCordero、蘇珊獻唱,最年輕的已是MC仁了,有趣的是,歌手還包括一班老道士,唸經變Rap經。開創這先河的幕後策劃人,正是香港儒釋道院道長鄧康仕:「這大碟有音樂治療功效,可以幫助年輕人清靜心靈,最重要是讓他們不抗拒接觸道教。年輕人已經覺得我們老餅,如果我們還長篇大論講難明兼長氣的道理,誰都呻悶啦,還有誰想聽?畢竟大家的代溝越來越遠了。我想Rap是其中一個渠道,讓他們接觸道,年輕人的生活就是歌曲電影電視,一定要從這方面着手,進入他們的世界。」Rap無疑是新點子,但不怕對牛彈琴嗎?「現在年輕人喜歡聽歌,我們就唱給他們聽,唱《道德經》,聽不聽得懂不重要,最重要是聽得入腦,入腦了,總有一日他們就會想起來,就自然會明白經文意思,明白《道德經》裏面的大道理。」

1+2. 要不是這張《9D國際音樂道德經》($268),大家可曾看過如此活潑可愛的道士?

2.

3+4.鄧康仕拍過很多有關音樂氣功的片段,經後期製作放上YouTube,傳統道家中人不做的,他都做了。

4.

5.他每晚流連機舖「執仔」:「身邊不少弟 子,都由我一手一腳執番正。」

6.錄製《道德經》,找來老前輩級道長幫忙,即場做配樂,鄧康仕:「配樂一Take過!」

7.鄧康仕製作幻彩張天師靈符,幫大家清洗電腦的殘留影像:「用藝術手法演繹,希望讓人知道道教可以好藝術、好潮!」

8+9.大碟由籌備到監製,鄧康仕一手一腳策劃,勞心勞力。

9.

10.唱家班蘇珊和香港搖滾教父夏韶聲,都有份唱《道德經》。

11.鄧康仕經常到中學演講,為學生講解沉迷打機的壞處。

落網吧收o靚

52歲的鄧康仕,一生傳奇,自小患小兒麻痹症,年少時混社團,還混得頗一帆風順,混到有車有樓。廿多年前,因緣際會下認識了一位道長,開始修道練氣,改邪歸正,後來更連小兒麻痹症也治好了,行得走得,從此踏入「道」途。兒子愛打機愛上網,令他特別關注青少年沉迷網上世界的問題,希望道教作為一個正直宗教,可以在青少年問題方面出一分力。
九年前,他開始去網吧「收o靚」,不是捉鬼,而是捉o靚仔去信道,希望潛移默化令他們重返正途,鄧康仕:「我見過一個弱視病人,快盲了,看電腦時,螢光幕差不多要貼到自己臉上,只為要打機。我突然想,為甚麼這一代的年輕人,可以如此沉迷這2D平面世界?我兒子也是這樣。我決心研究遊戲機這東西,研究他們的觀念,也認真地開始想究竟道教可以為他們做甚麼。我開始流連大埔一些網吧,天天陪他們打機吃飯,真的要當自己是水魚,才能與他們混熟,才可以教他們修心養性。要他們不再沉迷打機,你自己先要沉迷,大人天天在小朋友面前囉囉嗦嗦無用,自己都沒試過打機,能明白他們嗎?」依照道家的一套,這輩子的年輕人都很鹵莽,在思想和意識方面需要鍛煉,「道家思想為靜,這個世代太多紛爭煩擾,雖說後生仔愛打機,打打殺殺的都不是真實世界,但遊戲機裏有很多鹵莽暴戾的畫面,都會殘留他們腦海,《道德經》音樂就是幫助意識訓練,多聽能入腦,將經文轉為Rap歌,目的就是要他們更易接受。」

■鄧康仕:「勸年輕人不要沉迷打機,首先自己也要打埋一份。」

道教不再低調

鄧康仕:「今次的《國際音樂道德經》用了9D技術,聲效比3D更立體,每首歌都做混音,加入風聲、水聲、捽碟。」單是器材,整個投資連後期製作花費過百萬,還附上差不多一吋厚的歌詞小冊子,全文中英對照,「發行了三千多隻,放在HMV售賣。」明眼人一看就知,他有打進國際市場的野心,不過他卻從沒想過靠這張碟賺錢,連版權都不做,只希望多些人播放,「9D需要用5.1或以上立體多聲道音響器材播放,現在所有電台的硬件還沒有5.1音響器材,先別從宗教層面來說,在音樂文化來說,9D已是進步,道教帶領音樂界走前,希望能吸引到年青輕人注意。」
落網吧收o靚、與弟子扮鬼扮馬拍片放上YouTube、出9D大碟、Rap《道德經》、接受傳媒訪問……多多搞作,相對老一輩的道教中人,鄧康仕絕對出位,知名度高了,承受的壓力也不小,「他們說我多事,說我存心博出位,我的看法是各施其德,我只做一些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沒錯,道教在香港一向比較低調,捉邪捉鬼捉妖怪,老一輩習慣了等人家來求助,但社會是進步的,尤其要搞德育課程、處理青少年問題就更不能擺出一副高姿態。我的做法是尊重傳統,唸經練功練氣這些基本事,我的弟子一樣照做,尋求突破並不等於放棄傳統。這些年來,有不少反對聲音,我當然感到孤獨,但我本着信念去幹,現在有一點成果,也得到外界一些支持,很榮幸,很感恩。」尤其要感恩的,是得到香港道教聯合會的會長湯偉奇的支持,「他十分支持我的道教年輕化活動,是我的恩人,給了我很多鼓勵。」

■香港道教聯合會的會長湯偉奇的支持,是鄧康仕的原動力。

打機比練功更難

60歲的林志宏道士,學道三十多年,碰到鄧康仕,樂於陪他一起癲,是其中一個有份Rap《道德經》的道士。
「學道三十幾年,經就唸得多,但唱出來真難,單是一條聲帶我就錄了四十五分鐘,」他不止唱《道德經》,還跟鄧康仕一起去網吧「執仔」:「跟年輕人溝通,跟他們一起打機,比練功還要難,手指很難控制,反應又不夠他們快,常常被他們取笑。上網呢,用鍵盤又是很難,到現在我還用手寫板,我要學他們那套語言,從前我最潮只會說『媾女』,原來他們現在流行說『女』!要進入年輕人世界,心理壓力很大。」臨老學習,當然難,但他沒抗拒,認為鄧康仕這條路絕對走得對,「鄧道長不敢說的,我來說,沒有他之前,道教是很老化的。我們現在走這一條路,走往年輕人生活,這過程也是修煉一種,我們學會放下那些無謂的尊嚴和高姿態,這才能引導更多人走正途。我們不但要錄歌,還要拍戲錄MV拍短片,不止唱《道德經》,還要搞『與道結緣』工作坊,飲食養生都包含其中,叫班後生仔吃少一點麥當當。」

■林志宏(左四)欣賞鄧康仕:「我幫忙找不同門派的道長一同Rap《道德經》。」

■單是錄一條聲帶,林志宏說足足錄了四十五分鐘,辛苦過練功。

■身為澳門道教聯會主席的司徒法正,都有為《道德經》唱兩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