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胸肺病是本港頭號殺手,本港每年約有萬多人死於該種疾病,約佔每年總死亡人數三成。有專家指,本港空氣污染嚴重且港人運動量較少,容易潛藏各種胸肺疾病,提醒有長期咳嗽或氣喘病徵的市民應定期檢查及早治療。為提高市民對胸肺病警覺,本港數個醫學組織將發起「吹遍全城大行動」,設立流動肺功能檢查站為市民免費進行吹氣檢查。
記者:梁德倫
常見肺病包括肺癌、肺結核、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其中哮喘患者全球約有3億人,另有2.1億人患慢阻肺。根據05年統計數字顯示,本港每年約有38,000多人死亡,其中死於胸肺病的約有11,000多人,當中以肺炎、肺癌及慢阻肺為主。
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會長黃慕蓮醫生稱,市民經常忽視肺功能測試的重要性,直至肺功能嚴重受損時才求醫,錯過治病最好的時機,「好多人個肺差到行路坐低都氣喘先求醫,呢個唔係我哋想見到嘅情況」。她解釋,只需一部簡單的肺功能測試儀器,測試者只要跟指引對儀器大力吹氣,便可測試吹氣流速及肺容量,從而得知肺功能情況。
空氣污染 運動量少
黃又指,吹氣流速可以顯示氣管有沒有受到阻塞,是檢查有否患慢阻肺或哮喘病的關鍵之一。
她舉例指,若一個人的一秒內呼氣容積(FEV1)少於最大肺活量(FVC)的七成,則需要盡快求醫,因可能已患上慢阻肺或哮喘。
香港哮喘會主席譚一翔醫生指,正常人在25歲時其肺功能達到最佳狀態,其後日子便會慢慢衰退。他指出,若要維持良好肺功能,應定時做帶氧運動,吸煙人士要及早戒煙。他又提醒,本港兒童的運動量明顯較外國兒童少,加上空氣質素差,對肺功能影響頗大,兒童應養成定時運動的習慣,避免受肺病之苦。
香港胸肺學會、美國胸肺學院(港澳分會)、香港哮喘會等數個醫學組織,即日起會舉辦「肺要思量吹遍全城」大行動,為期一個月。其間會安排設有肺功能檢查儀器的車輛穿梭各區,免費讓市民評估呼吸系統是否存在問題,詳情可致電28956502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