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財長蓋特納將外滙戰歸咎於中國,歐洲央行接力,歐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兼德國央行總裁韋伯(AxelWeber)指,中國的競爭力部份依賴對滙率的干預。中國外管局還招,在該局網站上發出新聞稿,「人民幣存在升值預期,外資流入具一定驅動力。」
歐元上升推高外滙儲備
兩句話暗示人民幣升值,惹熱錢湧入中國。此外,外管局指,近期資金流入壓力仍大,歐元升值推高外滙儲備。今年三季度主要非美元貨幣兌美元總體升值,特別是歐元兌美元大幅升值11%,令外滙儲備中,非美元貨幣折算成美元,加上資產價格變動影響,增加了800多億美元儲備。
中國面對資金流入的壓力仍大,應不斷完善人民幣滙率完成機制,防治熱錢流動風險,需要採取綜合性措施。從今年年初開始,外管局開展應對和打擊熱錢專項行動,主要針對利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直接投資、個人等開放度較高的管道向境內滲透資金的行為。從長遠看,應不斷完善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避免給熱錢提供持續套利投機的空間。同時,着眼當前監管中的重點管道、重點環節,加強與監管協作,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外滙交易活動,有效防範和壓制熱錢流入。
中國第三季度的外滙儲備餘額逾2.64萬億美元,創季度新高。外管局發言人解釋稱,外儲增長較快主因有進出口順差大增、境內企業境外上市融資、美元貶值等。
上季貿易順差超上半年
發言人續指,中國對外經濟向好,第三季度進出口順差653億美元,超過上半年553億美元的規模;7、8兩個月實際利用外資分別為69.24億美元和76.02億美元。另外,部份境內大型企業境外上市融資調回結滙,如農業銀行(1288)上市籌資100多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