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發展商十多年來濫建發水樓牟取暴利,政府終於辣手規管。施政報告建議,明年4月1日起申建的新樓,可獲寬免計算樓面面積的設施(不包括停車場),上限比例將由現時兩至三成不等,統一降低至一成,但建在地底的停車場,仍可獲百分百寬免。政府更強制新樓須符合綠色建築評級認證BEAMPlus,才享有樓面寬免。
強制推行綠色建築準則
政府收緊發水樓政策,主要降低現時多項環保措施的寬免比例,包括窗台、露台及預製組件厚度等。窗台延伸出外牆幅度,由現時長達500毫米,會大幅縮減至100毫米;露台及工作平台由100%寬免計算,降至50%;預製外牆組件的厚度,則由300毫米降至150毫米。消息人士表示,各項設施的整體寬免上限將定在10%,發展商可在上限內自行決定各項設施的比例分佈。
停車場一直被視為樓宇發水元凶,政府決定採納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建議,規定日後只有興建在地底的停車場,才能繼續享有百分百面積寬免;若停車場興建在地面,則只能獲一半的面積寬免,有關面積不計算在該10%的上限內。所有措施將於明年4月1日起生效,在此之前已申建的樓宇或現樓則不受影響。
最矚目招數,是政府強制發展商新盤日後須符合BEAMPlus標準,否則不能享有面積寬免。BEAMPlus是一套綠色建築準則,從節省電力、水、環保建材、室內環境及建築物對社區的影響等多方面進行評估,是國際趨勢,在本港也自願實施了十多年,主要是一些甲級商廈及政府建築物實施。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陳智思歡迎政府收緊政策,但認為應進一步規管停車場面積寬免,「香港係咪需要咁多停車場」。
環保觸覺籲半年不賣地
過去多次踢爆發展商發水離譜個案的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認為,10%發水上限算可接受,又建議政府未來半年不要主動賣地及推出港鐵上蓋樓盤,避免發展商趕搭明年4月尾班車狂建發水樓。世界自然基金會支持政府強制發展商遵守BEAMPlus,建議參考英國制訂樓宇能源效益分級制,並要求發展商提供樓宇碳排放數據予買家。
裕泰興董事總經理羅守耀表示,最重要一視同仁。該公司主要興建中小型住宅單位,用盡露台;若收緊豁免,單位可用呎數將更少,但發展商購入項目地價、建築費、利息並沒有降低,所以售價會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