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浪西灣多幅郊外美景相繼遭發展商蹂躪,公眾才得知鄰近郊野公園的50幅私人土地「冇王管」。施政報告提出對策,部份土地將透過法定程序確立規劃用途,其餘則納入郊野公園範圍,但沒有時間表及執行細節。環保團體怒轟政策對有關地點沒有即時保障,又質疑政府生怕斷發展商「米路」,才不把全部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範圍。
記者:白琳 夏志禮 陳沛冰
全港共77幅毗鄰郊野公園,卻不屬於郊野公園範圍的私人土地,當中23幅獲《城市規劃條例》規管。政府早前「急救」大浪西灣,在該處制訂發展審批地區草圖後,公佈其餘53幅不受規管的土地。
欠時間表僅稱「盡快」
施政報告指出,香港擁四萬公頃景色優美的土地,大浪西事件凸顯鄰近郊野公園土地須加快規管,防止人為破壞。早前政府公佈的53幅土地當中,至今已在海下、白腊及鎖羅盆制訂發展審批地區草圖,其餘將依同樣程序處理,或索性納入郊野公園範圍,以照顧保育和社會發展需要。
本報向環境局查詢上述措施的時間表及計劃那些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範圍,局方未能回答,只表示將會根據有關土地的保育價值、景觀、地理位置及民居規模等因素「盡快」處理。
損原居民益地產商
西貢之友保育主任黃鳴認為,施政報告提出上述措施「有好過冇」,雖方向正確,但缺乏細節。他擔心地產發展商在這段真空期,乘機破壞原本應屬於郊野公園的土地,降低了其生態價值,「當年政府公佈濕地名單,都係冇實際法律效力保護。只喺文件上提出決心,冇實踐,人哋工程照做,對土地都係冇保障。」
西貢之友將於西貢進行普查,在各處評估生態價值及發展風險,在政府的保護措施生效前,希望公眾參與監察發展商一舉一動。
黃鳴又批評,長遠而言,把上述所有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範圍,才是萬全之策,政府卻沒有這樣做,刻意留一條尾巴,為部份土地保留發展機會,「政府唔想一次過得罪晒啲地產商,所以拖得就拖。啲人成日話牽涉原居民利益,其實最有發展價值嘅地,已經賣晒,好多原居民都俾人搵咗笨,最大得益只係地產商。」
部份土地已遭破壞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建議,立即把上述所有土地制訂發展審批地區草圖,讓土地有即時保障,稍後才揀選那些土地納入郊野公園範圍。因後者過程漫長,必須經「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和行政會議等多重關卡,其間有關土地毫無保障,「北大嶼郊野公園都搞咗七、八年都未得。中間有乜變化,好難預計。發展審批地區就咁畫個圈,刊憲就得,快好多」。
政府分別於8月6日及9月30日公佈大浪西灣、海下、白腊及鎖羅盆的發展審批地區草圖。李少文質疑,這些土地已遭受發展威脅甚至破壞,政府才優先處理,效率太慢。他要求政府提出時間表,承諾半年內完成50幅地的發展審批地區草圖。
將納入郊野公園範圍或發展審批地區的部份土地
區域:馬鞍山郊野公園
地點:茅坪、黃竹山
區域:金山郊野公園
地點:金山
區域:大帽山郊野公園
地點:川龍附近、曹公潭附近
區域:大欖郊野公園
地點:圓墩
區域:八仙嶺郊野公園
地點:平山仔
區域:船灣郊野公園
地點:荔枝窩、鳳坑、榕樹凹
區域:西貢東及西郊野公園
地點:赤徑、高流灣、荔枝莊、榕樹澳
區域:南、北及北大嶼郊野公園
地點:鹿湖、牛過田、萬丈布
區域:大埔滘
地點:牛湖托附近、大埔尾附近
區域:馬屎洲
地點:水茫田
資料來源:漁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