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空氣污染問題長期困擾本港,市區路邊空氣污染指數持續高企。特首曾蔭權在施政報告提出,將資助專營巴士公司購置6部混合動力巴士,在繁忙路段試驗行駛。政府亦會試驗在歐盟二期及三期型號巴士安裝催化還原器,或出資在全港約3,900部巴士全面安裝。不過,環保組織認為政府的改善措施,不能在短期內改善空氣質素,要求盡快公佈更新的《空氣質素指標》。
記者:蔡建豪 陳凱迎 翁煜雄
專營巴士是其中一個主要的路邊空氣污染源,政府的長遠目標是全港使用零排放巴士。現有的巴士專營權將於未來數年陸續屆滿,政府將在新的專營權內加入條款,要求巴士公司在換車時,在考慮公司及乘客負擔能力的同時,積極引入零排放或最高環保標準的巴士。
資助買六部混能巴
混合動力巴士在耗油量及其他環保表現方面,已證明比傳統柴油巴士優勝,混能巴士取代柴油巴士是大趨勢。施政報告建議,政府全數資助專營巴士公司購置六部混能巴士,並在繁忙路段試驗行駛,測試能否符合本港地形及氣候等要求。
目前一部歐盟四期或五期巴士成本約為300萬元,但一部混能巴士的售價卻高達500萬元,整個資助計劃將耗資3,000萬元。
每個催化器耗15萬
政府消息指購置的六部混能巴士將分配給九巴、新巴及城巴,預計明年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6部混能巴士最快於2012年落地。除了混能型號,若巴士公司有意測試電動巴士,政府也會提供資助。
全港5,800部巴士中,約3,900部屬歐盟二期或三期型號,政府也會與巴士公司試驗為這批巴士安裝催化還原器,以減少氮氧化物排放。政府目前未決定試驗的細節,會在試驗成功後才全面安裝,以每個催化還原器耗資15萬元計,全面安裝催化器將耗資5.5億元。政府認為催化器較提早更換巴士,更具成本效益。
配合較低排放的巴士,政府亦計劃在銅鑼灣怡和街、中環德輔道中及畢打街交界,以及旺角彌敦道及荔枝角道交界等三個交通繁忙地段,設立低排放區試點。
質疑短期成效有限
下年度起,政府會要求巴士公司增加使用低排放巴士行駛試點區,到2015年區內只准低排放巴士行駛,估計可減少14%粒子及26%氮氧化物排放。
對於政府提出連串改善空氣污染措施,環保團體質疑短期成效有限。地球之友指光靠引入6部混能巴士,對改善路邊空氣質素只是杯水車薪,要落實全面安裝催化還原器,相信仍要數年時間,屆時歐盟二期巴士已接近2019年的退役時限,加上催化器試驗未必一定成功,有關設置也未能減少影響人類心肺功能的可吸入懸浮粒子,市民仍要繼續忍受有毒的污染空氣。
地球之友及綠色和平均批評,特首去年的施政報告,已明言會更新檢討後的《空氣質素指標》,但至今全無下文,未有提及長遠改善空氣的策略,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