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施政報告重提多項籌備已久的醫療基建,包括預計天水圍醫院要由原來2015年,延遲至2016年才落成,但沒明確交代是否已落實於天水圍第32區興建。3年前施政報告提及的腦神經專科及兒童專科中心均會於啟德發展區興建,但前者沒有任何着墨,後者設有400多張病床。
政府07年表示會興建天水圍醫院,施政報告指預計醫院於2016年落成。消息人士指,醫院有約250張床,政府會於2013年向立法會申請撥款。
當局去年公佈天水圍醫院有兩個選址,包括天水圍32區,即在天華邨與天瑞邨之間,旁為明愛樂勤學校。若區議會及地區團體同意,最快可於2015年投入服務。另一選址是天水圍第121區,鄰近沙江圍,最快2018至19年建成。醫院設有急症室、門診、血液透析中心、老人科及精神科日間醫院及社康護理服務等。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曾表示,傾向於32區興建醫院。據悉,政府正就32區進行前期研究,所需時間較預計長。元朗區區議員姚國威表示,不滿醫院落成時間一拖再拖,「工程嘅嘢好難講,容易再延遲」。
腦神經中心無下文
至於07年施政報告中提及興建兒童及腦神經專科的卓越醫療中心,昨日施政報告提及兒童專科中心會於啟德發展區興建,2016年落成。消息人士指,中心屬公私營及大學三方合作,病人可選擇公營或私營服務。中心只接受奇難雜症的轉介個案,如傳染病、血液及腫瘤科疾病。腦神經專科中心亦會於啟德興建,但施政報告沒交代詳情。
資深兒科醫生余則文表示,相信政府會在啟德發展區預留的7公頃土地,興建多一間急症醫院,支援兩個中心及東九龍區人口。兒童中心不會有急症室,醫院會就所接受的病症種類訂下定義。病人卻選用公營服務只需付公立醫院費用;若由私家醫生主理則收費較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