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人民幣升值逾20%,很多內地廠家均因此表示經營壓力很大。與此同時,中央官員亦曾指若人民幣繼續升值,將會引至大量出口企業倒閉。不過,瑞信中小型股證券研究部主管劉紹文則認為,若人民幣持續保持過去數年的升值步伐,應不會對出口企業構成太大影響。
劉紹文表示:「其實佔出口企業生產成本最大部份的是生產原材料,而主要的人民幣支出則是工人薪金,故就算把今年初接連將最低工資上調的影響計算在內,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所構成的負面影響並不如想像般大,特別是中國近年嚴控人民幣升值步伐。」
中游生產商影響最小
劉紹文續指,對於例如中游生產商、具品牌或擁有一定生產技術的出口企業,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最小;不過,一些生產技術及行業入門門檻較低的企業,所面對的壓力則會因人民幣升值而變得越來越大。他相信,該批企業須加強科研,或將廠房遷往成本較低的地區,以加強競爭能力。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本月初於中歐工商峯會上曾表示,中國許多出口企業的利潤率只有2至3%,最高的也只有5%,若按一些人要求將人民幣升值20至40%,中國出口企業勢將出現大規模倒閉潮,甚至令中國社會很難穩定下來。
他又認為,現今中國對環球經濟的貢獻非常大,故中國經濟出現危機,對世界經濟而言亦絕對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