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滙戰蓋特納歸咎中國

外滙戰蓋特納歸咎中國

【本報訊】美國財政部滙率報告盛傳將於本周五出爐,而中國是否被標籤為「滙率操縱國」將是焦點。報告未面世,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接受清談節目CharlieRose訪問時指摘中國限制人民幣升值,導致新興市場出現資本控制與外滙市場的干預潮。
近期,巴西、日本,南韓和泰國等國家紛干預滙市,南韓、台灣、巴西、哥倫比亞和俄羅斯更收緊控制資本流動。蓋特納說:「實際情況是,中國壓低人民幣滙率,令新興經濟體幣值上升,令其要採取非常措施,確保可與中國相比,不會處於劣勢。」
蓋特納將新興國家的利益與美國扯在一起,他說,促使人民幣升值,對其他地區亦十分重要,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
蓋特納抨擊中國之後,口氣突然轉軟,他說,過去6個月,中國已允許人民幣加速升值,從更長遠看,中國或會讓人民幣進一步上升。

IMF:滙率宜隨市浮動

對於人民幣應否升值,IMF顧問朱民稱,人民幣滙率確實是國際高度關注的問題,而從基金角度來說,IMF是從非常實在的,客觀的來看待這個事情。因為IMF不是評價會員國家的滙率高低問題,而是看滙率的均衡水準,是不是符合國家基本狀況,便是從這個角度來看。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朱民說:「我們也鼓勵、支持中國政府在推進滙率改革上所做的努力。」大家知道,中國的滙率改革已努力朝市場的方向在走,並在增大其波動的幅度,滙率的水準在調整,這個都是得到了國際上的普遍的認同。核心的問題是改變機制,而不完全是滙率水準的問題,因為這永遠是波動的,關鍵是要把這個機制改成以市場為基準的浮動滙率,這樣的話,對中國和對全世界,都會有幫助。

朱民指,人民幣滙率若自由浮動對全世界都有幫助。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