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都知道,今年施政報告離不開要政府助人置業。不過,次按風暴前車可鑑,大家都明白,把欠缺長遠供款能力的人強行拉上車,等於要整個銀行體系承擔政治的風險和成本。尤其是現在資產價格泡沫這麼明顯,政府更不敢推任何形式的置業貸款。至於復建居屋,政府實在想做也有心無力;負責居屋的編制解散了10年,香港可以起樓的土地也根本供應不足。
如認同泡沫中的不理性
現在政府唯一可以做的事,就是使點手段,資助這班人上樓;但同時又要做到他們好像有付出成本,不至於平白佔了其他納稅人的便宜。先租後買,原則昨天講過,就是租客在交租的同時,買下一張不可轉讓的期權。可是政府和房協推出的「置安心」,說穿了,其實是赤裸裸的中產廉租屋,實在有點令人失望。
根據施政報告的描述,「置安心」租客最多跟房協承租5年,其間可以用已交租金的一半,買下所租單位,或者任何其他物業。我第一個想到的問題是:既然這一半已交租金,可以用來買任何住宅,要是一個「置安心」租客,買下一間以有限公司持有的私人物業(至於公司由誰去持有,大家自行想像),這還不是5年的租金減半津貼?
今天本來想認真探討先租後買的期權定價問題。可惜,政府竟然聽信那只有3個立法會議員的夕陽政黨,提出的爛方案,搞不爭氣的中產廉租屋。本少爺也只好放長雙眼,看這個充滿漏洞的政策結果會是怎樣。順帶一提,今年8月底,全城都說曾俊華的招式不奏效,我便買入美聯(1200)。
昨天,政府終於提出立即將地產從投資移民計劃內剔除。曾蔭權話未說完,我便以極速在$7.93盡數把手上的美聯悉數沽出。下一步會是排擠外資流入嗎?政府的做法等於認同泡沫中的不理性,發出的訊息實在令人不安。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