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150年歷史的法定古蹟荷李活道中區警署建築群,終有新保育設計方案。發展局屈服民意,棄用高200米玻璃「竹棚」大樓作地標,改建兩幢低於80米、以鋁磚打造成的新建築;但用作文化藝術設施面積會減少至只有約9615平方米。發展局表示,不會就項目再諮詢公眾,預計2014年完工。關注中區發展團體批評不再諮詢是不理民意。
記者:馮永堅
發展局與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昨舉行記者會,公佈由馬會斥資18億元保育中區警署建築群的方案詳情。受中環居民強烈反對,令原本在明年完工的工程押後,當局決定不採用竹棚作為藝術大樓,改為在監獄操場兩端,興建兩幢樓高只有25米(連主水平基準計不足80米)的建築物,名為「奧卑利翼」及「亞畢諾翼」,用作藝術展覽、表演及演講場地。受馬會委託設計的瑞士赫佐格和德隆默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AscanMergenthaler表示,為糅合建築群外的花崗岩石牆,新建築外牆會用鋁磚設計。
Ascan說,大樓設計會留空隙,加上鋁磚外牆會令大樓更透光及透風;晚間燈光照射,大樓會呈現跟日間截然不同效果。至於原擬拆卸、曾作女子拘留所編號F的監倉也將保留,日後改成書店及咖啡店。為便利市民參與文化藝術活動,當局提議在奧卑利街及荷李活道建新行人天橋,連接半山行人電梯。
此外,中區警署建築群日後不設車位,減少車流避免中環交通更擠塞。
馬會決定全數保留建築群內16幢建築物,但用作文化及藝術用途的面積就縮水。馬會表示,只有37%總建築面積,即9615平方米用作藝廊、圖書館、表演場地及藝團辦公室等,較原計劃的46%大幅減少。保育項目要自負盈虧,故建築群內會有近7122平方米的食肆及零售設施;另有9222平方米公共及技術支援空間。
仍待環評城規會通過
為免一拖再拖,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稱,新方案不會再諮詢公眾,但仍要待城規會同意及通過環評報告方可落實,屆時市民可提出意見。中西區關注組成員羅雅寧指,當局不就新方案作公開諮詢是不理民意,又批評新建築物與古蹟格格不入,「感覺怪怪哋」。但她歡迎政府順應民意,降低新建築物高度。
商業設施平民化
【本報訊】為免中區警署建築群成為尖沙嘴1881及灣仔和昌大押翻版,馬會強調,日後在建築群內的商業設施,都是市民消費得起。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表示,馬會要特別挑選一些大眾化商店及食肆進駐,不要再予人保育後的古蹟是「平民禁地」感覺。
馬會18億元保育
馬會在07年10月公佈保育中區警署建築群計劃,其中作為食肆及零售的商業設施,佔整個項目面積54%,被外間批評以保育為名,賺錢為實。馬會物業部總監MichaelMoir昨表示,馬會在有關項目要自負盈虧,在平衡保育後,只會引入7122平方米零售設施,又強調商舖是市民消費得起。
根據發展局及馬會協議,當局租借中區警署建築群,只收取象徵式租金,馬會就負責18億元保育及興建新建築物費用,租約為期10年,之後在雙方同意下可多續10年約。
發展商長實以保育為名,早年改建尖沙嘴前水警總部成為1881Heritage古蹟酒店及商場,又引入多間名店以賺取豐厚租金。此外,市建局復修灣仔和昌大押後,吸引了非一般人能消費的高級食肆進駐。
中區警署建築群新保育方案重點
‧預計2014年完成
‧保留全部16幢建築物
‧在奧卑利街及荷李活道建全新行人天橋,接駁半山行人電梯
‧飲食零售設施有近7122平方米,佔總建築面積27%,較早前方案的54%少一半
‧文化藝術展覽表演面積只有9615平方米,佔總建築面積37%,較早前方案有46%少
‧以鋁磚興建兩幢連水平基準不足80米高新建築物,代替高200米的玻璃竹棚,用作文化藝術展覽表演場地
資料來源: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