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男人的頭髮流行梳成一團,掛在前額上,像一個沒有餡的熱狗,而代表這個髮式的,就是在二○一○年去世的東尼寇蒂斯了。
有次來香港,和他一塊吃飯,當年他已經六十多了,身材還保持得極好,穿件像西班牙鬥牛士的短西裝,拉拉袖子,周圍望望,看有沒有人認出他是一位大明星。
「叫我東尼好了,」他坐下來後就說:「寇蒂斯先生太過見外,我們有緣,你要問甚麼儘管問,我當你是朋友。」
「那個年代,雖不公開,但多數的小白臉,都是兔子?」我不客氣地,開門見山就說。
東尼也不正式回答:「我和羅倫斯.奧利花在《風雲群英會》拍過一場對手戲,他演羅馬大將軍,我是一個英俊的小奴隸,看着我,他說:『我喜歡牛扒,但偶而也吃吃生蠔。』」
東尼說時,做了一個啜着生蠔極嫵媚的表情,笑得我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
「有沒有後悔過靠張臉吃飯?」我又問。
「演胡里呢時學會魔術、當馬戲班飛人時知道那群人的辛苦、扮女人時懂得甚麼叫幽默,我沒後悔過。後來,我也當過幾部所謂嚴肅電影的男主角,但從來不覺得比做靚仔小生那麼過癮。」
東尼給我一個開朗、豁達的印象。到匈牙利時,又看過他捐錢修理的那座猶太人教堂。晚年學畫,作風仿模馬蒂斯,也頭頭是道。說到雙性戀,如果他是,也着重在異性方面,從他的自傳中得知,當年他讓瑪麗蓮夢露懷了一個孩子,後來流產,不知是真是假,只有他知道了。
零三年他在一次活動中出現,頭髮雖已全白,但不難看,反而是近來他開畫展時的照片,臉已浮腫,是生病的關係吧。
出名,最好是老了才出,人家看慣你老後的樣子,就不覺醜了,太早出道,年輕英俊時的印象猶深,看了令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