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理論,向來都是又難明又沉悶,所以陰謀論也容易劣幣驅逐良幣,大行其道。
貨幣戰爭嘛,一聽就知道,邪惡的外國人,又顛覆我國經濟。外國,我國,都是相對的概念。美國人說人民幣是人為操控,幣值偏低便是對世界各國的不公平,不是堂堂一個大國應有的態度。中國人便覺得美國人在搞貨幣戰,自己不斷貶值,還怪人家不升值。
前兩天和一個內地學者吃早餐,東拉西扯還是回到最熱門的題目:「這個蓋特立和那個奧巴馬,見到債主不客氣一點,還在說三道四。我們買了這麼多美國國庫債券,又怎可以隨便讓美金不斷貶值!美國可以量化寬鬆,為甚麼我們就不可以?市場對人民幣有需求,我們便增加供應,有甚麼不妥?」
戰爭的定義,就是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贏家,但絕對有可能大家都是輸家。貨幣戰爭也一樣。大家都說將自己的貨幣貶值,目的是刺激出口。可是,銅板總有兩面。不斷削弱貨幣購買力的結果,已經令到不少國家的入口貨品,特別是能源和天然資源,價格大幅上升,影響到人民生活。
貨幣戰自欺欺人
貨幣升值影響出口,不過也減輕入口的負擔。任何國家,不可能只出口而不入口;長期累積下來的貿易盈餘,如果不可以用來投資到海外,最終只會造成國內的資本過剩,也就是不同形式的泡沫。反過來說,一個國家更加不可能只入口而不出口。
說到底,出口入口都好,幣值的高低雖然有影響,更重要是做出來的東西,質素有多好。不過,站在政客和說客的立場,甚麼東西都是量化最好。所以,他們寧願不理事實,追求數字上的功績。
最重要是,貨幣戰爭代表了政客和說客都在自欺欺人,信不信他們,就由得你了。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