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審慎不涉購公司 避政治壓力

策略審慎
不涉購公司 避政治壓力

中海油(883)自05年收購美國石油企業優尼科(Unocal)遇挫後,「走出去」的策略相當審慎,亦甚少涉及美國油氣資產,今次與美國切薩皮克能源公司合作在德克薩斯南部開發頁岩氣項目,算是在美國油氣資產投資一大突破;由於中海油只入股一個項目,毋須經監管機構審批,擺脫政治壓力。

05年收購優尼科遇阻

中海油05年宣布斥資185億美元(約1443億港元)收購優尼科,除遇到雪佛龍提價爭購外,亦遭到龐大政治阻力,美國議員擔心收購危及美國能源安全,出招阻撓收購。美國國會議員通過修訂案令所有由外國政府擁有的企業收購美國公司時,要先經國務卿審議30天;眾議院又提出修訂能源法,讓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延長審議中海油的交易時間,中海油最終屈服於美國政治壓力,主動放棄收購。
之後中海油曾在印尼、澳洲、非洲尼日利亞及東非烏干達成功收購,今年3年涉足南美,斥資242億元購入阿根廷第二大油公司PanAmericanEnergy兩成股權。
今次中海油為取得美國開發頁岩氣的技術,選擇入股切薩皮克其中一個項目33%股權,由於規模細又不涉及公司收購,跟切薩皮克以往與其他國際公司合作的經驗相若,毋須經任何美國監管機構審批,令中海油成功闖關,得以涉足美國油氣資產。
未來資產亞洲區能源分析師關永樂指出,今次中海油(883)收購有別於當年優尼科的收購,模式以注資美國公司為主,並非當年有意將公司內油氣資產全數出口到中國,故相信不會引發出當年相似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