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康樂文化事務署及馬會共斥資1,800萬元,將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動畫版在港複製,下月於機場博覽館展出三周。署方指由於組裝時間所限,不能將原裝器材及場景物料運送來港,用布製屏幕取代原本的木製屏幕,A貨的河水流動沒有立體3D效果,只以平面呈現。每節參觀時間只有一小時,市民最好先「做功課」,鎖定圖中重點觀賞人物才去參觀。記者:張文傑
康文署今年7月中接觸上海世博會當局,提出趁下月中國館閉館一個月整修期間,在港展出動畫版《清明上河圖》。因12月1日中國館會重開,在兩地不能同時展出的前提下,康文署署長馮程淑儀表示,只可將整個場景在港複製。
展覽三周每節限一小時
上海製作單位將以「成本價」來港協助組裝整個系統,署方另需租置大型布製屏幕及投影機,在扣除約600萬元門票收入及400萬元馬會贊助,當局實際仍需付出800萬元。
今次展覽由下月9日開始,為期三周,每日分為11節,每節一小時。香港科學館館長薛雯稱,因使用的物料不同,在港展出時的河水影像不會如原裝版本呈現出立體3D效果,但她強調港版大小相同,長120米,高6.5米,稍為簡化後,整體視覺效果大致不變。
展覽場地同場亦會展示動畫製作過程及有一系列講座,介紹《清明上河圖》在中國文化和藝術上的重要性,以及宋代都市面貌、民生和科技成就。
60萬張門票下周二發售
署方預計21日展期會吸引逾80萬人參觀,20萬門票供學校及社福團體預訂,60萬門票將於下周二公開發售,1.5萬張門票會預留予旅發局,供來港旅客購買。為免網上購票塞車,開售首日只限親臨城市電腦售票網櫃位買票,次日起才提供網上及電話購票。
香港駐上海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陳子敬坦言,一小時內確實無法盡覽圖中上千個人物,「最好先研究想睇邊個人物,日同夜有唔同變化,兩樣都要睇埋」。
動畫版《清明上河圖》是比原作大30倍的動態畫卷,將北宋畫家張擇端筆下熱鬧繁華的宋朝盛世都市呈現,畫卷保留原作所有特徵,包括各街道、船隻、樹木和建築,以至色調及畫風,畫卷的天色還能晦明變化,以4分鐘為一個日夜循環。圖中蘊藏了很多中國古代智慧和人民傳承下來的文化故事,令參觀者恍若置身900年前北宋首都汴京。
動畫版清明上河圖香港展
日期/時間:11月9至29日,每日上午10時至晚上9時
節數:每日分11節,每節一小時
地點:機場亞洲國際博覽館7號及9號展館
票價:10元(大小同價,由成人陪同的4歲或以下小童免費)
購票安排:10月19日起於城市電腦售票網櫃位發售
限額:開售首日每人限購20張,之後每人限購40張
交通優惠:港鐵機場快線來回展場優惠價42至48元;東涌線及機場巴士也設回程優惠
電話及
網上售票:10月20日起,電話21115999;
網址: http://www.urbtix.hk
資料來源:康文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