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周五公佈的非農業就業數據遠較預期差,非農職位減少了9.5萬份,遠高於預期的5000份流失,再一次證明美國經濟復蘇的力度仍很疲弱,亦提供了政治藉口給聯儲局實行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Easing2)。
現時,市場普遍預期聯儲局會在11月正式推出QE2,規模大約在5000億到1萬億美元左右,更估計這次QE2買國債行動會較為飄忽,聯儲局可能會在不動聲息下,買入中長期國債。
正因為有着對QE2的期望,一眾風險資產由股票到商品、黃金以致避險天堂的國債等,近期都錄得可觀升幅。
通脹壓境雞犬皆升
但有分析員指歷史上很少出現這種雞犬皆升的現象,在此現象出現後,往往只有股票才能繼續跑贏,持有債券則可能蒙受損失。
如果聯儲局真的實行新一輪的QE2,那麼短期內新的購買力勢將推高美國國債的價格。但是在銀紙越印越多的情況下,長遠只會造成通脹,對持有固定收入的國債(尤其是長期國債)的投資者不利。因此,日後長期國債的息口不排除有回升的可能。現時,美國的TIPS(通脹掛鈎債券)所引申的長期通脹水平,亦從最近約1.5%回升至1.9%或以上,筆者認為大家要密切留意這個市場訊號。
面對一個通脹重臨的環境,當然是持有股票、商品,甚至房地產等實物的投資者會是贏家。但是,如果通脹到了一個失控情況的話,那麼市場的波動性亦會大大增加。
現時,黃金價格呈現一個起飛的走勢,究竟這次是否會見到一個由民間力量推動、重回金本位的貨幣兌換世界,這將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宏觀投資因素。
楊延德
中環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mailto:[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