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參加了港協暨奧委會主辦的體育與奧林匹克主義社區教育計劃,我們幾位現役和退役的運動員輪流到不同的社區和學校,進行一個多小時的講座。講座題目是關於奧林匹克精神、奧運歷史和香港體育架構,而簡報和物資就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至今計劃已進行了差不多半年,我也到訪過幾間中小學和老人院。
幾個星期前,第一次知道要到老人院進行講座時都有一點猶豫,因為講座的內容一點都不容易,單是簡報就已經有百多頁,而且要老人家坐下來兩小時,聽關於奧林匹克的課題,很容易會令他們昏昏欲睡!不過既然是宣傳體育,試一試都無妨,所以就硬着頭皮應承了。當天早上9時到抵達元朗的老人院,還在半睡狀態的我,一進門就被一位精神奕奕的婆婆招呼到大堂。老人院內充滿生氣,一班公公婆婆有的在踏單車,有的在閱報紙,有的在捉棋……原來一班老人家還比我健康,一早已經做完運動,有些還風雨不改每天到海灘游早水!
講座進行得很順利,他們還有興趣帶孫兒參加港協舉辦的運動同樂日呢!我從公公婆婆身上體會到一個道理:運動員生涯雖然短暫,但是做運動的承諾應該是一生一世的,這樣才算是健康人生。
文:蔡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