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去吃早餐的茶餐廳侍應問我,其女兒在末代會考中拿到24分,但有兩科B級,想再考多一次以提升成績,因為相信自己可以取得A級成績。那母親在茶餐廳工作,收入不多,她忐忑不安,因為補考的費用約1000元,要工作多日才有此數目,不知如何是好。
投資教育回報勁
教育基本是一項投資而不是花費,只要運用得宜,回報可以達千倍以上。這問題的答案也因人而異,首先這家人不是靠這1000元開飯或替家人治病,而且付出的是考試費,是讀書過程中的相關支出。當然因成績差一點而想再作挑戰,對收入不多的母親來說是壓力,但其女兒所花的也是正經事,而不是去賭博、打機、纖體、與朋友吃喝玩樂等較次要的東西。我安慰她說不管其女兒的補考成績如何,她總算嘗試再挑戰自己,了結一個心願。而且1000元在現在來說,雖然是其月入的五分之一,他日女兒成材,她一定感恩不絕。
在我中學階段時,政府提供9年免費教育,中三以後要再讀書,便要申請獎助學金,當中有華僑日報助學金。後來過了中五,又面對同樣問題,當家庭經濟有困難時,繼續進修或立即出來工作,是一個兩難的決定。可以的話,完成大學教育會令競爭力得以提升,不用多久便可以「回本」,及回饋家人在之前的「損失」。如有專業資格會更理想,因為不是人人可以取得,對職業穩定及收入有保障。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