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種花消除負面情緒

長者種花消除負面情緒

莫看輕小花小草的奇妙力量,除了賞心悅目,更可治療心靈。路德會采頤長者中心舉辦「鄰舍攜手 種出彩虹人生」計劃,透過園藝治療理念為長者提供訓練,並藉探訪及送贈植物活動,協助體弱及隱蔽長者建立社區網絡、化解負面情緒,此計劃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8,000元推行。

十多名長者早晨齊集路德會采頤長者中心,穿上整齊義工制服,精神抖擻,還準備了滿枱盆栽及鮮花,準備探訪區內其他長者。他們都是中心於8月時招募的長者義工,獲安排六節園藝訓練,包括播種、施肥、換盆、澆水及修剪等技巧,當中兩節加入了園藝治療元素,由註冊園藝治療師提供訓練。

園藝治療美國流行

園藝治療在美國較為流行,研究發現對治療老年癡呆症、抑鬱症及紓緩情緒壓力等有顯著功效,在香港則屬起步階段。註冊園藝治療師馮婉儀希望透過短期訓練,讓更多長者認識到種植樂趣,「今次主要鼓勵長者義工利用園藝技巧去幫其他人,選材植物會用紅白網紋、斑葉富貴竹、吊蘭等較粗生植物,生根之後再移盆入泥、開枝散葉過程會好開心‥‥」。
義工隊9月起展開探訪,預計至明年3月有逾280人次受惠,探訪對象為區內體弱或隱蔽長者,義工首次探訪時會送上親手栽種的小盆栽,還帶備花盆、花泥及鮮花,即場一起插花。
75歲的蔡婆婆是義工成員之一,丈夫30多年前過身後過着獨居生活,閒時透過種植打發時間,不料卻帶來意外效果,「我都唔知點解,慢慢培養到種花興趣,平時仲好鍾意睇花。有時行過公園,見到啲植物開花結果,不其然會好開心。」

園藝訓練課堂上,長者一起學習播種、施肥和修剪等種植技巧。受訪機構提供圖片

明年3月參觀農莊

蔡婆婆愛上種植,由翻土、落種子至每日澆水,她都一絲不苟,她笑言植物猶如她的子女,「我種過萬壽菊、大利葉,開枝散葉收成時,可以由一盆變到十盆,有時會送啲畀朋友,過程好開心」。
受訪的陳婆婆(80歲)患有心臟病,需長期服藥,較少外出。這天義工登門探訪,送上小盆栽,還即場插了一盆康乃馨,逗得她很開心,喜孜孜的說:「其實自己好鍾意花,不過身體唔好,已經好少種。好難得收到鮮花,望住啲花個心都舒服啲。」
負責是次計劃的社工吳詠怡表示,明年3月還會舉辦一次參觀農莊活動,讓長者一嚐田園種菜滋味,「今次活動只係起步,希望將來有更多長者加入成為園藝大使,一齊延續種植樂趣,從而化解負面情緒,建立正面?生活態度」。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網上捐款捐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