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不再激動人心,激動人心的是博彩公司的賠率。英國朋友打電話問,要不要買村上春樹,十二比一的賠率耶!
很多年以後,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羞愧,當我們說起文學的時候,我們在討論賠率。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TomasTranstromer)的賠率是五比一,高銀(KoUn)和阿多尼斯(Adonis)都是九比一,買誰啊?
早些年,看球買足彩,我們覺得不神聖,現在看球不買足彩,簡直就是對自己喜歡的球隊不敬。再加上,這些年,無論是文學還是電影,最華彩的章節好像也就是買。
就說最近特別有人緣的兩部香港電影。《歲月神偷》裏,任達華把戒指當掉給兒子買血,吳君如默默握住老公手,戒痕深深戒指走,觀眾跟着吳君如黯然神傷。還有,傾國傾城的《志明與春嬌》,最後如果沒有「買煙」這個動作收起全部劇情和感情,聰明如彭浩翔,大概也想不出更動人的橋段可以把志明和春嬌重新放回一輛車。
所以,我跟朋友說,買,買村上春樹,雖然他一定拿不到諾貝爾,但是,還是甚麼比「買」更能說出我們對村上的那點感情。還有甚麼呢?
張藝謀說,還有,就是送。《山楂樹之戀》中,為了表達導演預期中最聖潔的愛情,男主人公不停地送東西給女主人公,送鋼筆,送冰糖,送山楂,送雨鞋,當然,還送錢,還送自己,反正,在那個年代能送的,老三都送了,在那個年代送不了的,老三也送了。送了這麼多東西,觀眾感動嗎?
製片方說,觀眾很感動,我問了很多朋友,都說,感動個屁。怎麼「送」還不如「買」呢?我想,箇中邏輯就像,小的時候,我們要看怪獸,長大以後我們要看真人。年輕的時候,我們被《血疑》中生白血病的山口百惠征服,長大以後,我們需要百毒不侵的吳君如。《志明與春嬌》中,最讓我擔心的一筆是,春嬌突然在洗手間裏出事,我心裏叫一聲,千萬別死,好在,彭浩翔收得住,一筆過去,春嬌還是健康的煙女。相形之下,《歲月神偷》的「白血病」段落就太長,圍繞着羅進一的劇情如果精簡到兩分鐘,這部港劇的草根精神才能呼拉拉席捲人心。而《山楂樹之戀》中,老三得的那場白血病,就基本是編導要你得,你不得不得。一百年的銀幕事故看下來,我們其實都很世故了。歐,導演,拜託春天不用死人,夏天不要暴雨,秋天不必離別,冬天已經很暖和,給我們真的肉吃,真的人生和打擊。
當然,也許,《山楂樹之戀》的這場白血病還有言外之意,因為老三是搞地質勘礦的,白血病顯然是輻射引起,那麼,這場具有隱約政治性質的白血病對影片的主題有幫助嗎?
短期而言,對於張藝謀要刻畫的「史上最乾淨的愛情」,老三的白血病只是完善了乾淨問題,不過,也許,有一天,就像諾貝爾對略薩(MarioVargasLlosa)說的,因為你「對權力結構進行了細緻的描繪,對個人的抵抗、反抗和失敗給予了犀利的敍述」,威尼斯終身成就獎也可能因為老三的這場白血病對張藝謀發出同樣的頒獎詞。
毛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