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於上周五復市,在「十.一」黃金周假期間,日本推出量化寬鬆貨幣措施令市場進一步憧憬美國將有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因而觸發美元持續下滑,外圍及港股均受惠,恒指亦一度升穿23000水平。
上海市規限每一家庭戶只可購置一套房的措施對A股復市未有構成任何影響,反而將外圍及港股在過去多日的累積升幅均反映於上周五A股市場,A股指數單日上漲近4%,帶動港股亦再造好,但收市恒指未能守穩於23000水平。
近日港股累積升幅不少,而美國亦陸續進入業績高峯期,投資者在高位先行獲利亦屬合理,短期大市一方面視乎業績因素,另一方面則視乎美元是否會反彈。由於美元受到美國或有新一輪寬鬆政策出台影響而下挫,但短線反彈機會不能抹煞,而股市、商品料將相反地出現下跌,這將對今周港股顯得較反覆。
不過,本周五開始舉行中共第十七屆五中全會,當中主要討論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內容,究竟,未來五年是「保七」、「保八」及政府刺激政策如何,均可令投資者作出不同聯想,因此,全周大市料較反覆,但個別農業、新能源、消費及醫藥股料為焦點。
候調整買中銀東風
以目前在資金主導大市的因素下,港股整體仍以向上為主,短線下跌亦只屬調整性質,今周恒指料在22600至23200水平上落。從近日個別股份來看,強勢股高位見回吐,而落後的內銀、保險及航運股接力,但內銀股的動力仍未足夠,暫仍有待發力,若有關內銀股供股計劃落實,將有利相關股份造好,因此,內銀股宜耐心持有。建設銀行(939)、農業銀行(1288)及中國銀行(3988)仍可吼低買入。
事實上,從近期個別行業股份表現來看,強勢股高位雖有回吐,但追落後股份的升勢大多未能持續,筆者相信當大市或個別股份調整過後,強勢股仍續為強者,因此,候調整仍可買入強勢的中銀香港(2388)、中國建築(3311)、東風汽車(489)。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