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會同學生傾

教師:會同學生傾

【本報訊】中學教科書迴避六四事件,更敏感的劉曉波事迹,未來數年更難載於教科書。有中學通識科教師指出,必須向學生講解劉曉波獲獎的前因後果,劉是闡述現代中國政治改革和民主人權的切入點,日內於課堂上跟學生討論,但料公開試肯定不會有試題直接提及劉曉波。

公開試「肯定唔會出」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張銳輝表示,從劉曉波獲獎可引伸多個通識科題目,如全球化和普世價值;劉因涉及六四事件和《零八憲章》,可以配合「現代中國」課題講解中國經濟發展與政治差距,「嚟緊幾日同學生傾,無理由逃避」。
張銳輝表示,講解時會鋪陳事實,由學生自行評價。他稱校內試出題或會提及劉曉波,「(公開試)肯定唔會出,因為政治敏感性,免有爭拗」。
由通識科教師組成的「三師會」成員陳樹鳴也指出,劉曉波是介紹現代中國很好的切入點,「探究中國與國際事務點影響國家發展、點樣影響國家綜合國力、政府點回應改革開放訴求」。至於會引伸到政治改革和六四事件,他認為無不妥,「溫家寶都講要政改,范太都話可以教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