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評級機構穆迪昨發佈報告稱,正在研究調高中國政府債券的A1評級,而香港受惠內地經濟,評級亦有可能跟隨上調。
穆迪指金融海嘯後,中國政府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措施,使經濟復蘇強勁,預期可在中期保持強勢;同時,中央政府有效管理潛在的信貸風險,令財務狀況保持健康。
內地經濟穩通脹溫和
穆迪高級副總裁TomByrne表示,隨着中國經濟企穩,政府強大的信貸基礎重獲優化;另外,中國通脹問題仍較溫和,只有食品價格有較大上升壓力,而目前亦毋須面對通縮壓力。
穆迪現時給予中國政府本幣及外幣債券A1評級,本幣銀行存款A1國家上限評級,以及外幣及本幣債券A1國家上限評級。穆迪將於3個月內重估上述評級。
在檢討中國評級的同時,穆迪認為,中港之間聯動性大,故將一併考慮調高本港評級。穆迪指出,受惠中國經濟前景向好,本港經濟和財政能續受內地支持;相比其他獲Aa2評級的地區,香港財力能夠持續改善,其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已加強。該行已將香港政府Aa2的債券評級置於檢討名單內,同時本港目前Aa2的外幣銀行存款評級上限及Aa1外幣債券評級上限,亦列入上調觀察名單內。
因應檢討中國評級,穆迪將中移動(941)及中海油(883)的A1評級分別被列入研究上調之列。香港方面,滙豐銀行、恒生(011)及按揭證券公司的Aa2評級亦因應列入檢討上調的名單內。
另外,穆迪宣佈,調升交行(3328)長期本外幣存款評級,由Baa1升至A3,短期本外幣評級亦由Prime-2升至Prime-1。聲明指提升評級,乃源自今年6月因應交行宣佈進行供股集資後,檢討其評級狀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