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跟其他諾貝爾獎不同,它跟學術成就無關,考慮的是政治形勢、政治意義,倚賴的是評審委員的政治判斷。此所以和平獎幾乎每年都引起爭議,有的時候甚至連得主都感到尷尬。
去年評審委員會決定把獎頒給剛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就讓所有人跌眼鏡,奧巴馬本人最初聽到消息時更以為是惡作劇而拒絕相信,直至消息再三得到確認才不無尷尬的表示樂意接受獎項。可是對絕大部份人來說,在國際舞台上沒有任何建樹的奧巴馬根本沒有資格拿這個獎,難怪評審委員會公佈結果後備受質疑。
另一個「經典錯誤」要數一九七三年。當年委員會決定把獎項頒予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及北越和談代表黎德壽,以表揚二人「成功」結束越戰。可是越戰並未因和議而平息,北越及越共軍隊反而藉美軍撤退之機加快向南越進軍,在一九七五年佔領整個南越,引發大規模越南難民潮。基辛格深知獲獎無理,曾去信委員會希望退還獎項,只是委員會拒絕收回而已!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決定頒獎予劉曉波卻是個非常明智的決定,也充份掌握了國際大氣候的變化。首先,劉曉波二十多年來不屈不撓的為推動中國人權、民主、自由而努力,並且一直堅持以和平非暴力的原則爭取,一直合法合憲的爭取,從沒有鼓吹過任何激烈或暴力行為,從沒有獲取甚麼個人好處或利益,反而一再承受當權者的打壓,拘捕及監禁。不久前就因為發起聯署《零八憲章》運動被中國政府判處十一年監禁,現時仍在苦寒的遼寧服刑。正如和平獎委員會所言,人權民主跟和平息息相關,劉曉波拿這個和平獎實在夠資格有餘,實至名歸。
另一方面,中國是個迅速崛起的大國,在國際舞台上份量越來越重,也越來越活躍。偏偏中國政府對重要的普世原則如民主、人權、自由毫不尊重,或只是作為口號亂吹一番,實際上卻全力打壓,又不斷強調各國政府有自行其是的權利。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若真的希望推動人權自由以達至世界和平,它必須要敢於挑戰人權紀錄最差的大國──中國,它必須敢於向中國說不。這次委員會及挪威政府能頂住中國政府的強大政治壓力,堅持頒獎予劉曉波正好向全世界說明,人權是沒有國界的,即使大國也該尊重。
對信奉陰謀論的北京當權者而言,近期國際間顯然出現新一股反華浪潮,因為從人民幣幣值到人權都成為國際社會針對的目標。實情是地球村有普遍遵守的價值,有一定的行為準則,中國要真正冒起,要成為地球村受尊重的成員,她便有責任及必要恪守這人權、自由、民主這些普世價值,不能以為可以靠財大氣粗凌駕一切,目空一切。但願挪威及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這記耳光可以令北京當權者醒一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