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一堆問號保單過渡安排 周一嶽交代不清

自願醫保一堆問號
保單過渡安排 周一嶽交代不清

【本報訊】政府建議推行自願標準醫療保障計劃,首要希望現時240萬個人及團體保單過渡至標準醫保。不少市民關心現已購買的保單,如醫保連同人壽、附有現單價值或回贈的醫保如何過渡;但政府昨未能詳細交代過渡安排。有保險業界表示,部份保單過渡時有一定複雜性。
記者:陳沛冰 梁洵瑜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昨出席電台節目時,不少市民關注保單如何過渡。已購買醫保連人壽保險10多年的郭太,希望保留人壽部份,只將現有醫保過渡至新計劃。面對現有保單過渡時如何處理現金價值等問題,周一嶽只表示要由保險公司與投保客戶協商,現時很多醫保亦可轉至新計劃,保險公司正準備中。

保險公司利潤5%

下月60歲的羅太表示,退休後沒有收入,擔心不能負擔標準醫保的高昂保費。周一嶽表示,市民可按負擔能力決定要否投保,公立醫院是最後安全網。
周一嶽又指,標準醫保承保的手術套餐,已包括併發症,故有一定保障。標準醫保不論在保險公司內部運作,或向顧客推銷時亦較簡單,相信可將成本由現時一成減至單位數。政府會確保保險公司利潤及行政費維持在低水平,相信可維持在5%。
亞太區壽險總會前會長黃錦輝表示,如市民現時購買醫療相連人壽及儲蓄保險,保費會分為三部份,保險公司可單獨將現有醫保過渡至標準醫保,並保留人壽及儲蓄部份;但市民必須比較現有醫保保費及保障範圍與標準醫保,才決定是否轉保。
但他指,現時現金回贈住院保障計劃,如市民供滿10年沒索償便可取回所有保費。若政府推出標準醫保時市民只供了5年,則政府可與保險公司商討,希望保險公司向市民回贈5年保費,令市民結束原有計劃而參加標準醫保。若市民在沒有誘因下不肯取消原有保險,但又不願同時參加標準醫保,則會影響標準醫保的參加人數。

保險業人士認為,自願醫保重點保障住院及手術,最「抵買」是健康欠佳、長期病患及踏入中年人士。

目前投保要留神

黃錦輝表示,標準醫保重點保障住院及手術,最「抵買」是健康欠佳、長期病患及踏入中年人士,因他們開始多病痛,及「年紀有番咁上下,但係生活習慣唔好,好似煙酒過多,但係未病發」,因增加患病風險故亦須投保。小童主要因傷風感冒使用門診,年輕人較健康,所需的住院服務不多。
他又指,若市民需在政府推出新計劃前投保,應購買較簡單的醫療保險,不要相連儲蓄或人壽;亦不應購買現金回贈住院保障,以免增加日後轉保的難度。

當局製作海報提醒市民踴躍提交自願醫保的意見。

自願醫保Q&A

問:每名市民是否只能有一個標準醫保戶口?
答:是,每人只有一個可攜性醫保戶口,以便轉投其他保險公司。

問:連同人壽一起購買的醫保,轉到政府標準醫保後紅利及累積儲蓄能否取回?
答:與人壽一起的醫保,紅利及儲蓄屬人壽部份,醫保轉移不影響紅利及儲蓄。

問:附帶現金回贈的醫保轉移至政府標準醫保時,能否取得現金回贈?
答:政府應與保險公司商討,若這類保險轉移時市民能否取回部份現金回贈。

問:市民接受公立醫院私家診症、或在公院購買自費藥物是否受保?
答:標準醫保對象是到私營醫療機構治病的市民。

問:如果某治療或手術只有一間醫院提供套餐式收費,是否強迫購買標準保險的市民到該院接受治療?
答:不是,市民可選擇到沒有提供該手術套餐的醫院,但索償額以該手術套餐的費用為上限,市民或要自行支持套餐與實際治療費用的差額。

資料來源:食物及衞生局、亞太區壽險總會前會長黃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