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氣勢如虹,逢關破關,基金追貨固然是升市關鍵,但衍生工具發行商忙於搶貨補淡倉,亦是今輪「喪升」導火線。本周短短三日,共有112隻熊證收回,單是昨日已有49隻打靶。瑞銀股票風險管理產品銷售部董事總經理于正人指,近日散戶普遍有畏高症,遂買入熊證睇淡,不過恒指昨甫開市已衝上23000收回重災區,共有12億份熊證街貨收回,相當於2000張期指。
簡單來說,發行商沽出熊證,一般買入相關數量的期指淡倉作對冲,倘指數升穿收回價,熊證被即時收回,發行人毋須再持有相關的期指對冲盤,反手開始買好倉平淡倉。
打靶後須反手平淡倉
因此大市狂飆,發行商要鬥快買貨,間接加快恒指升勢。截至昨晚,熊證街貨淡倉數目仍超過20億份,遠多於牛證6億份。
比聯股票衍生產品部董事張小喬稱,資金流入中資金融股相關窩輪,以國壽(2628)及工行(1398)最明顯,坐貨過夜比率大增,兩隻大成交窩輪中移動(941)及滙控(005)相信與追落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