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旨在改革私營醫療

拆局
旨在改革私營醫療

為求醫療融資踏出第一步,政府不惜承擔500億元作種子基金,但也只敢推出衝擊最小的自願醫療保險,貼錢資助市民買個人醫保,務求讓融資問題軟着陸,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是藉此打擊及修正現時良莠不齊的醫療保險及冇王管的醫療收費,估計未來有三分二達200億的私營醫療開支受到控制。

料未來三分二受監控

醫療改革及融資拖足20年,《彩虹報告》、《哈佛報告》以至頤康保障戶口計劃均無法落實,政府難以游說市民掏錢供款,今次推出自願醫療保險計劃,表面是希望年輕人為未來醫療開支籌謀,減輕政府的壓力,另一大目的是改革私營醫療收費及保險質素。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稱,如醫保計劃無法推行,估計醫療費用會進一步上升甚至失控,醫療通脹更甚。本港每年用於公、私營的醫療開支分別逾300億,他分析說,若實施標準醫保,伴隨醫療套餐、提升醫療收費透明度及監管保險公司等,估計未來有三分二私人醫療開支能受到監控。
特首曾蔭權參選時曾承諾任期內推出醫療融資方案,但計劃仍要橫跨下任政府,最後會否再次因欠缺政治意志而拖垮?自願醫保會否是最後一着?周一嶽強調此改革雖有難度,但仍抱樂觀態度。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