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基金搶藍籌,港股千億成交賀破關!資金持續湧入,港股乘外圍急升,甫開市已衝上23023點,逼近去年11月中期跌浪起點23100,成交達1047億元,是去年11月以來最多。追落後遊戲繼續,昨日輪到內銀及航運股接力炒上,基金界繼續睇好後市,預期資源及內銀股可力撐大市。 記者:李嘉麟
恒指尾市升勢回順,收報22880點,升241點或1.07%。即月期指高水40點。港股半日成交已超過600億元,尾市買盤停不了,最後15分鐘錄得130億元交投。五大成交額股全屬中資股天下,繼前日買國壽(2628)後,基金昨力掃內銀股,建行(939)、工行(1398)及中行(3988)進賬逾1.7%以上,八行合共交投達153億元,佔整體成交近15%。
一名基金經理直言,內地基金已持內銀股重倉,額外買貨資金有限,昨日買盤很大機會來自環球性或地區性基金。事實上,內銀股估值吸引,今年平均預測市盈率僅約10倍。此外,富時中國指數公佈季度審核結果,將農業銀行(1288)納入富時中國25指數,取代大唐(991),下周五正式生效。
比較八隻內銀股,今年以農行升28%最標青,工行及信行(998)則最遜,年內分別跌8.5%及23%。
基金看好資源股
摩根資產管理指出,9月開始已加碼買股,旗下基金淨現金已降至2%水平,較年內約6至7%高位大幅減少。該行投資服務副總裁譚慧敏表示,基金今季繼續增持中資股,近期較積極買入資源股,內銀股則要大唔要細。
反映乾散貨運貨的波羅的海指數前晚升3.6%後,昨晚再升2.7%。航運板塊有追落後現象,中國遠洋(1919)、太平洋航運(2343)及中海集運(2866)升幅均逾半成。
凱基證券營運總裁鄺民彬表示,在資金推動下,港股動力十足,走勢大漲小回。但他提醒,大市已超買,一旦美元出現技術反彈,隨時成為調整藉口,但由於市底甚強,恒指在22500點料有相當支持。滙業證券研究部主管熊麗萍認為,恒指升抵23000點出現回吐屬正常現象,但資金入市意欲未減,落後股會繼續炒上。
地產股前日調整後重新發力,長實(001)及新地(016)彈逾1%,新世界發展(017)午後公佈去年純利增長逾4倍,股價抽升近半成,是表現最佳藍籌。
內銀股昨全線成交增
建行(939) 收6.91元 成交42.73億元
工行(1398) 收5.89元 成交37.55億元
中行(3988) 收4.28元 成交36.81億元
農行(1288) 收4.10元 成交10.85億元
招行(3968) 收20.70元 成交8.70億元
交行(3328) 收8.65元 成交8.49億元
信行(998) 收5.11元 成交5.16億元
民行(1988) 收7.06元 成交2.96億元
總計:153.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