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出席第八屆亞歐峯會的中國總理溫家寶,突然更改行程,在當地時間周二(5日)前往德國,「超常規」會晤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Merkel),這是中共建政以來極之罕見。雙方在德國國賓館梅澤貝格宮會晤近兩個小時,並共晉晚餐。兩國會後還發表聯合公報,德國承諾將推動歐盟在2016年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但中國仍需滿足歐盟的有關條件。
根據中方事先發佈的國家領導人出訪行程,溫家寶這次歐洲之行包括希臘、比利時、意大利及土耳其四國。今次溫家寶在出訪期間,突然訪問德國,這在中共外交史上極之罕見。默克爾今年7月訪華後,曾多次致電溫家寶,邀請他在出席亞歐首腦會議期間去德國做客,她想談談訪華後對中德、中歐關係新的思考。德國媒體上周雖曾透露溫將訪德,但官方從沒有對外公佈有關消息。
由於溫家寶抵達布魯塞爾後,最終確定「臨時」訪問德國,默克爾在周二上午為了趕回柏林準備與溫的會晤細節,缺席了下午的第四次全體會議和閉幕式,並執意將會晤地點選在距離柏林70公里的梅澤貝格宮。她表示只有會見與德國關係最密切的外國領導人才會選這裏。其間,她特意安排直升機接送溫家寶,以便騰出更多時間來進行會談。溫在當晚返回布魯塞爾,出席第十三次中歐領導人會晤。
促歐盟承認中國經濟地位
兩國在事後發表的聯合公報,講述溫家寶與默克爾在會晤中主要談及中歐與中德關係。雙方同意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並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同時重視戰略、法治、人權方面的對話。雙方認為,中歐應增進政治互信,深化戰略協作。德國在聲明中更指,將推動歐盟在2016年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但前提是中國要先滿足歐盟的有關條件,中國同意就此問題與歐盟對話。
承認市場經濟國家地位,是中國近年一直努力尋求的目標,它將可降低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下,遭到反傾銷指控所受到的傷害。美國今年5月已表示將盡快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
中新社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後,德國在歐盟國家中率先實現經濟復蘇,很大程度得益於對中國等新興市場的出口。中德都是製造業和出口大國,兩國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等立場相近。兩國總理是次超常規會晤,意味中德關係進入又一蜜月期。
有助中國緩解外交困局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是次超常規會晤對雙方都有好處:「歐盟國家最緊迫的是解決金融危機,各國均希望中國出手相助,與經濟狀況較好的德國打好關係,有助中歐未來解決經濟問題。」德國也可在氣候問題、歐盟解除中國軍售禁令等方面發揮影響力。另一方面,中國與美、日兩國關係,近日因為釣魚台事件而鬧僵,打好中歐關係,有助於中國緩解外交困局。
本報記者/中新社
中德聯合新聞公報要點
‧雙方重視戰略、法治和人權對話等對話機制。
‧雙方認為應增進政治互信,深化戰略協作。
‧在氣候問題上,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兩國願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
‧德方承諾,會推動歐盟在2016年前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但中國仍需滿足歐盟的有關條件,中方同意就此與歐盟繼續展開對話。
‧為準備20國集團領導人首爾峯會,兩國總理談及應對國際經濟、金融危機以及其他世界經濟問題。雙方認為,應從國際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促使經濟穩定復蘇和持續增長。
資料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