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觀塘貨物裝卸區營運的九龍區12間廢紙回收商,不滿被海事處逼遷至柴灣,前日起暫停出口廢紙兩星期,預料明日裝卸區便會爆滿;回收商最快本周六改變策略,進一步全港性停收廢紙,屆時數以萬計靠收集廢紙維生的拾荒者生計將受影響。海事處昨已聯絡總會開會,惟未訂日期。
影響拾荒者生計
海事處計劃明年7月底關閉觀塘貨物裝卸區,以興建海濱長廊及發展郵輪碼頭啟德分區項目。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副會長劉耀成批評,海事處至今未有妥善處理遷址問題,只通知回收商日後可遷到柴灣貨物起卸區繼續營運。觀塘貨物起卸區現時每月回收廢紙七萬噸,佔全港廢紙出口量近七成,日後跨區運送廢紙勢必令營運成本上漲,部份回收商將被迫結業。
總會上月曾發起慢駛行動,要求海事處安排回收商集體遷往葵涌醉酒灣,但當局無動於衷,總會決定將行動升級,前日起停止出口廢紙。劉耀成預料,裝卸區四日後便會爆滿,廢紙「無處容身」,回收商惟有被迫停止在市面回收廢紙,每日3,000噸街頭廢紙屆時可能無人處理,堆填區壓力也勢必加重。
劉耀成說,全港回收業也會參與停止出口廢紙行動,而分散各區逾九成小型回收公司及工場,在廢紙沒有出路下也會陸續響應,但估計這些前線回收公司會多等幾天才全面停收,對拾荒者的影響料一星期後浮現。社區組織協會組織幹事施麗珊估計,全港有數萬人靠執紙皮幫補家計,其中2,000人是小朋友,最高月入達千多元,「好多人都靠佢開飯」。
海事處指,政府分配裝卸區停泊位時要對各行業一視同仁,沒有理據支持安排回收商集中一起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