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師奶,含辛茹苦捱到兒子長大獨立,本可印印腳度日,二人卻母愛爆棚,加入社區保母行列,幫別人的孩子餵奶換尿片,忙得不亦樂乎。不過,受託管幼童的母親不乏精神病患者,社區保母實不易當。平姨便遇過一名狠心媽媽,竟將只有兩個月大的初生嬰兒放入電器用品中,令她痛心不已,「每次BB返屋企都好擔心」。
平姨:好鍾意小朋友
訪問未開始,45歲的平姨與身旁同是天水圍社區保母的小雲姨,暢談湊仔經,「個小朋友成日喊,不過好易哄,佢一喊我就喺佢隔籬食餅:『好好味o架,想食就抹乾淨啲眼淚啦!』」一場「災難」就此輕易平息。
平姨說,母愛早於少女時期已爆發,「自己好鍾意小朋友,十幾歲嘅時候,鄰居對孖仔成日喊,我得閒就會過去幫手」。她的兒子今年18歲,不用她貼身照顧了,她便做社區保母,將滿瀉的愛心和精力貢獻給別人的孩子。
平姨一年間先後照顧過五個孩子,最小的只有兩個月大。她說嬰兒生於單親家庭,母親約25歲,丈夫在她懷孕七個月時因欠債走佬,少婦刺激過度患上精神病。一般而言,社區保母的服務時間最長為朝7晚11,然而年輕媽媽的情緒經常失控,平姨幾乎全天候照顧嬰兒,「每次BB返屋企我都好擔心」。最驚心動魄的一次,母親竟將小生命放進家電,叫平姨大呼心痛。嬰兒最終經社會福利署轉介入住保良局。
43歲的小雲姨保母資歷較短,只有半年,但也遇過患有思覺失調的年輕未婚媽媽不理孩子死活,「BB食咗嘢未、食咗啲乜、幾時食咗,佢成日都唔清楚。BB成10個月大,應該係最肥嘟嘟嘅時候,但抱上手好似得5個月咁」。她說嬰兒母親經常「冇尾飛砣」,「原本講好朝早9點送BB嚟我屋企,但每日望吓一個鐘,望吓又一個鐘,佢都未嚟」。有一次,小雲姨等到心也慌了,索性駕車到嬰兒家看個究竟,驚見嬰兒半邊身凌空懸在床邊,嚇得她進屋後二話不說,抱起嬰兒便掉頭跑,離開險境。
小雲姨:呢代唔識諗
小雲姨說,雖然疏忽照顧兒童的個案時有所聞,「但交到自己手就特別心痛」。為何有父母如此不負責任,她一直想不通:「係上一代唔識教,定係呢一代唔識諗?」撇開說不清的社會問題,她只希望,每個獲她照顧的孩子都「笑住嚟,笑住走」。
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是社署一項先導計劃,推行期為08年10月至明年3月底。計劃覆蓋全港各區,為6歲以下的幼兒提供社區保母及中心託管小組服務,費用為每小時13至24元不等。香港電台與社署合作製作節目《一念之間》,將本港疏忽照顧兒童個案改編成家庭實況劇,今晚7時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播出。記者王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