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場放大鏡:中信資源要儲貨 - 歐陽風

股場放大鏡:中信資源要儲貨 - 歐陽風

中信系內股份當中,今年已經跑出一隻大昌行(1828),其股價近3個月以來累升近一倍,而且升勢仿似有餘未盡,皆因大行先後出口睇完12元再睇14元,此亦可見中信泰富(267)在更換新管理層後,旗下公司經包裝(當然不乏改革與重組)及大行推介過後,可以變成另一間完全不同的公司,估值一翻再翻。
再其後是中信1616(1883),最近的注資顯示中信集團擬重組及將非核心業務剝離,為來港上市鋪路,眾多子公司都是受益者。中信1616本身的現金流與估值其實已經偏低,在獲得注資後,應該得益更大。

分拆錳業得益大

系內另一資源旗艦要數到中信資源(1205)。中信資源也在舊有管理層管治下股價嚴重失色的公司之一,由07年底高位5.50元計,跌至「海嘯價」0.43元足足跌咗九成,現反彈至2.16元,仍低過3年前6成有多。
中信資源的重組及重估故事,其實不比大昌行與中信1616遜色,當中最近期的催化劑就是分拆旗下中信大錳,由於近期礦業股與資源股已攀升不少,對於仍未定價的中信大錳非常利好,而上市估值越高,中信資源便可套得越多資金,對其財務安排幫助相當大,財務成本減輕不少。
根據上月23日中信資源所發出的公告,中信大錳最低市值為60億元,中信資源因分拆所得收益為17億元,先不計特殊收益對盈利的影響,就以最低估值60億元計,都已是中信資源的市值一半,另一半市值用於計算的油田及其他資產,便會更清晰明確。該公司較早前公佈業績由虧轉盈賺1.7億元,管理層隨後表示,有利收購非洲、東南亞及中亞的油田資產,估計其他大動作會在分拆前後公佈。昨日油股與資源股繼續當炒,無理由唔炒埋呢隻中信資源。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