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幣回軟熱錢料增42% 新興國頻干預壓貨幣

亞幣回軟
熱錢料增42% 新興國頻干預壓貨幣

全球多國近日因為貨幣滙率問題鬧得劍拔弩張,國際金融協會(IIF)指出,發達國家的超低息政策,已經觸發熱錢持續湧入,令新興市場水浸,估計今年淨流入新興市場的金額將較去年增加42%至8250億美元(約6.44萬億港元),較之前預期的7090億美元為多。南韓及巴西等新興市場近日繼續加強干預行動,以壓抑本土貨幣升勢,令亞洲貨幣昨日回軟。

巴西調高投資定息工具稅率

南韓宣佈,將於本月19日起,進行為期兩周的抽查行動,審視3至5間銀行的外滙遠期合約的持倉量,以檢驗它們有否遵守當局針對熱錢流入炒高韓圜的新規定。此外,巴西將於今日起調高外資投資當地定息工具的稅率一倍至4%,以避免過多熱錢流入推高貨幣雷阿爾的滙價。

銀行倡各國齊抗保護主義

其他新興市場亦表明,必要時會干預滙市,印度央行昨日指出,一旦資金流對當地經濟構成負面影響,當局會採取行動;泰國央行亦表示,當局正研究對策應付泰銖升值的問題。
於日韓兩國連環出招後,亞洲貨幣昨日普遍偏軟。韓圜一度挫逾1%,馬幣、泰銖,印尼盾以及菲律賓披索亦曾跌0.08%至0.56%。但分析員認為,在增長較快及息差優勢等基本因素推動下,區內貨幣易升難跌。
代表全球逾420家大型銀行及金融機構的IIF以及世界銀行作出呼籲,指各主要國家應該摒棄門戶之見,通力合作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問題。IIF總裁達雷華指出,某些國家的單邊經濟、貿易及貨幣政策已經對環球經濟造成損害,更可能威脅其長遠前景,故呼籲各主要國家要盡快達成新的貨幣協議,協助全球經濟恢復平衡,以免保護主義升溫。
世界銀行行長佐力克亦持相同見解,認為各國政府應該採取行動緩和近期緊張的國際關係,但他相信各國爆發貨幣戰爭的機會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