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心臟病患者入院人數持續上升,適當的院後護理有助減低患者再入院風險,伊利沙伯醫院開設首間綜合心臟專科護士診所,為非緊急心臟病人提供護理及諮詢服務,診所每年可為心血管病人額外提供4,600個門診名額。
今年投入服務的綜合心臟專科護士診所包括抗血凝診所、心臟衰竭診所和冠狀動脈介入術後診所。該院心臟科資深護師陳妙貞說,抗血凝診所主要替患者評估病況,調節飲食及生活方式和服藥習慣,並根據中國人體質調校抗血凝藥劑量,改善病人凝血情況,有助縮短住院時間和不必要入院。診所今年1至8月已收了957個新症,按平均每名病人節省三日住院計算,共節省2,871日住院。
協助處理非緊急病人
心臟衰竭診所上月底才投入服務,負責監察病情較複雜個案,護士會視乎病人服藥後是否有副作用,根據指引調校藥物,一年內每月會以電話跟進病人進度。至於冠狀動脈介入術後診所年底投入服務,每年可收600個新症。
該院心臟科顧問醫生蔣忠想指,該診所可減輕日間心臟科診所醫生的負擔,協助處理非緊急病人的工作量。該院未來計劃再開設心絞痛診所、心律診所及預防繼發病診所。
患有心衰竭的小巴司機曾先生(62歲),今年7月發病,要緊急入院檢查及治療,心臟功能餘下20%,現時要服食抗血凝藥,出院後每兩至三個月覆診一次,最近獲轉介到綜合心臟專科護士診所,希望透過調節起居飲食,並調校心臟藥劑量等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