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廣北首出席雷曼聆訊被質疑爆煲前仍催谷迷債

和廣北首出席雷曼聆訊
被質疑爆煲前仍催谷迷債

【本報訊】在本港銷售最多雷曼產品的機構中銀香港,昨首次派高層出席立法會調查雷曼事件小組委員會聆訊。中銀香港表示,03至08年共出售58億元雷曼迷債及相關產品。有議員質疑中銀香港於雷曼爆煲前仍催谷銷售迷債,中銀香港總裁和廣北解釋,是因為產品期限短,所以受巿場歡迎。
和廣北與中銀香港副總裁林炎南昨出席聆訊。和廣北表示,中銀香港在02年開始銷售雷曼迷債,是基於雷曼兄弟公司以往信譽良好,及回應市場對迷債需求。銀行的策略委員會在審批銷售雷曼產品時,已明白不同系列的雷曼迷債均用相同抵押品,並無被誤導。

中銀售58億雷曼產品

他又稱,雷曼迷債一直是巿場上熱銷產品,03年本港爆發沙士,中銀香港一度停止分銷,04年恢復,到08年由於巿場有很多不利於美國投資銀行的消息,中銀香港於是停止參與分銷雷曼迷債。由03至08年期間,中銀香港共銷售58億元雷曼迷債及其他相關產品,佔其零售結構性產品總額的1.74%。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質疑,中銀在08年初,仍出售一款雷曼迷債產品,總值11億元,涉及2,600多名客戶,顯示中銀在雷曼破產前夕仍然催谷售賣迷債。
和廣北否認指控,指該產品因為期限短,所以受巿場歡迎。他又強調中銀香港對雷曼迷債評級為高風險產品,主要是因為迷債是不保本的投資工具,但投資者認為迷債有固定回報。至於迷債的名稱有否誤導,他指迷債名稱是發行機構提供,亦經過監管機構同意,而中銀香港沒有就名稱與相關機構探討。
立法會調查雷曼事件的小組委員會主席何鍾泰表示,今個月將再至少三次傳召中銀香港總裁和廣北出席研訊。到11月將傳召大新銀行高層,其後便會傳召六間銀行的前線人員及苦主。由於雷曼迷債事件史無前例複雜,需要傳召大量的證人,因此會向內務委員會申請,延長研訊期至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