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世界:奧巴馬在阿富汗的退場策略 - 柯翰默

美國與世界:奧巴馬在阿富汗的退場策略 - 柯翰默

打從一開始,這項戰爭動員令就充滿高度不確定性。二○○九年十二月一日,三軍統帥奧巴馬下令增派三萬名美軍加入阿富汗戰場,但下一句話他又宣佈,美軍將在十八個月後開始撤軍。
真是令人驚愕。在增兵的同時不是宣戰,而是發表自相矛盾的宣示。九個月後,陸戰隊指揮官康威承認這項決策「可能會為敵人提供養份」。他堅稱這絕非猜測,而是從截獲的塔利班通訊內容得知,他們證實只要輕鬆坐等美國人撤軍即可。
是甚麼樣的三軍統帥,會把數萬人的軍隊送上戰場,又預告開始撤軍的日期?這樣的三軍統帥一定心不在此。他一定不真想打贏戰爭,只是擺出某種政治姿態。
以上原本只是從總統的公開言論推斷而來,但現在不一樣了,我們得知了他私下的談話內容。伍德沃德的新書,從許多機密備忘錄以及對多位國安官員的訪談中,獲知奧巴馬曾告訴幕僚:「我需要一套退場策略。」他又對軍事將領說,他不想在阿富汗耐心建構體制。在敉平叛亂策略中,建構體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此外,他必須找到退場策略是因為「我不能失去整個民主黨的支持」。這句肺腑之言才是最具決定性的關鍵。
首先,在連續兩次總統選戰中(克里及之後的奧巴馬),大聲主張阿富汗戰爭是好的,是正確的,是必要的,是反恐戰爭的中央防線的,不就是這個黨嗎?如今,在掌權並獲得這場戰爭的主控權後,奧巴馬卻透露他必須撤退,以免這個黨棄他而去。這中間發生了甚麼事?這個黨突然變得懦弱膽怯了?還是這個黨打從開始就對阿富汗戰爭毫無誠意,只是拿它在伊拉克政策上攻擊布殊,以保護民主黨人不被指控為天生反戰?
無論原因為何,奧巴馬身為總統及黨的領袖,職責不就是要帶領黨的方向嗎?這個人無法讓自己的黨追隨他,在他堅稱是重要國家利益的事情上貫徹他的理念?
他到底試過沒有?他是否曾為阿富汗花費其中一小部份的時間──勸說、爭取、討價還價、施加一點點壓力?
還有,是不是也該說服整個國家呢?每一場戰爭都是艱巨的,需要總統持續不斷地說明、激勵與鼓舞,從林肯到羅斯福到布殊都是如此。
「他在尋找能減少美國的介入程度並提供退場方式的選項,」伍德沃德寫道。我們只能斷定,奧巴馬現在認為阿富汗戰爭是一場錯誤。也許他一開始就這麼想。
如果是這樣,他擴大戰爭的用意為何?
「他在心理上對阿富汗是置身事外的,」伍德沃德這麼說奧巴馬。「他」或許置身事外,但他派往阿富汗的軍人卻置身事內。
其中有些人不會回來。

柯翰默CharlesKrauthammer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