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醫學獎】生兒育女,是人生頭號大事。今屆諾貝爾醫學獎的桂冠,就由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的英國生理學家(physiologist)愛德華茲(RobertEdwards)摘下。他發明的人工受孕技術(in-vitrofertilisation)技術,從1978年起在全球造就了400萬名試管嬰兒誕生,為全球目前逾6億不育夫婦帶來生育希望,得獎實至名歸。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KarolinskaInstitute)昨日(周一)公佈現年85歲的愛德華茲獲獎時宣稱:「他的貢獻是現代醫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他的成就令治療困擾全球逾一成夫婦的不育問題變成可能。」
研人類卵子如何成熟
所謂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技術,就是先提取精子和卵子,在體外受精培養成胚胎,然後植入子宮成孕。愛德華茲於1950年代已洞識這方法能醫療不育,為將意念成真,他有系統地研究生殖生理學,探求人類卵子如何成熟、荷爾蒙如何影響卵子成熟、觸動精子和成功受精條件等。
在一系列基礎研究後,愛德華茲1969年首次成功在試管令一粒人類卵子受精。但那受精卵細胞只分裂了一次就停止發育,他判斷原因在於卵子未成熟,於是找來內視鏡技術先驅、婦產科醫生斯特普托(PatrickSteptoe)合作,用內視鏡在子宮尋成熟卵子取出人工受精,結果成功分裂成初期胚胎。
但要將人工受孕化成臨床治療,同行不看好,教會轟不道,政府停止資助,要四出尋找私人資助。兩人頂住千斤壓力,終於1978年讓世界首個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LouiseBrown)誕生。試管嬰兒面世30周年時,愛德華茲憶述路易絲呱呱墮地的一幕:「我想那是難以置信的。突然有嬰兒哭聲了。我們只覺奇妙欣喜。斯特普托將嬰兒交給護士和我,我們將她抱在懷裏。」
「沒有東西比孩子特別」
路易絲之後,兩人在劍橋郡創辦伯恩診所(BournHallClinic),是全球第一家人工受孕治療診所,為不育夫婦提供治療、改善技術和培訓來自世界各地的醫生。迄今,全球已有400萬試管嬰兒誕生,他們可說是兩人的寶寶。
人工受孕技術得諾獎應是早晚的事,可惜斯特普托於1988年逝世,無緣分享獎項,愛德華茲將獨取1,000萬瑞典克朗(1,151萬港元)獎金。這位試管嬰兒之父曾說:「一生最重要的事就是生孩子,沒有東西比孩子特別。」憑着對生兒育女的重視,愛德華茲就此改寫了人類生育史。
香港大學婦產科學系教授楊樹標就指,人工受孕技術出現前,醫學界對不育問題幾乎是束手無策,現在這種技術不止為不育夫婦帶來生育希望,更讓現代事業女性有望做高齡產婦。
法新社/路透社/諾貝爾獎網站/本報記者
人類生育技術歷程
-避孕-
早在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人已利用動物腸臟做安全套防疾病傳播,近代婦權解放,1960年口服避孕藥面世,從此人類可控制生育
-試管嬰兒-
全球首名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1978年誕生,醫生透過人工授孕方法,把夫婦精子和卵子取出,將受精卵培育成胚胎,再植入子宮孕育
-冷凍精子和卵子-
預先冷凍精子或卵子,有需要時才取出結合,培植成囊胚胎後才植入母體,令遲婚遲生育男女,甚至男女同志都有機會生育
-基因改造嬰兒-
專家利用遺傳學診斷技術,在胚胎植入前剔除遺傳病,全球首名設計嬰兒在英國出生,將來更可透過基因改造選擇嬰兒髮膚顏冕
-人造卵巢和子宮-
卵巢細胞可培育成蜂巢狀的人工卵巢,保留化療婦女生育能力。子宮內壁可孕育人造子宮的細胞,成功孕育受精卵
-複製人-
複製羊多莉(Dolly)1997年誕生,為無性繁殖研究奠下基礎,但聯合國2005年表決通過,要求各國禁止複製人研究
《蘋果》資料室
醫學獎過去三屆得主
2009年
‧布萊克本(ElizabethH.Blackburn,美國)
‧紹斯塔克(JackSzostak,美國)
‧格雷德(CarolW.Greider,美國)
發現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護染色體,揭開人類衰老和患癌的奧秘
2008年
‧蒙塔尼耶(LucMontagnier,法國)
‧巴爾─西諾西(FrancoiseBarre-Sinoussi,法國)
‧豪森(HaraldzurHausen,德國)
發現導致愛滋病的HIV病毒及子宮頸癌的HPV病毒
2007年
‧卡佩基(MarioR.Capecchi,美國)
‧史密斯耶斯(OliverSmithies,美國)
‧埃文斯(MartinJ.Evans,英國)
發現剔走實驗老鼠體內的基因技術,打開了解基因對病變的大門
《蘋果》資料室
明天公佈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