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工商銀行(1398)被高盛減持,內地又再推出新政策壓抑樓市,但對港股未有太大影響,恒指假期後顯著上升,並創年內高位,主因資金持續流入,就算季結過後,資金亦未改變流向,這從港股昨日成交超過900億元可見。
高盛減持工行對股價雖有影響,但壓力不算太大,事實上,高盛減持應該是為了強化資本比率,並迎合日趨收緊的歐美銀行監管政策,所以並不代表工行股價已到頂。同時,今次配股承接者以大戶為主,流出給散戶的並不多,相信工行股價很快可以回復「正常」。
個人而言,最擔心的反而是內地的貨幣政策會否轉變。在通脹壓力下,內地可能會實施不對稱加息行動,有機會令息差收窄,加上房地產市道仍未合中央「心意」,所以按揭市場將會在短期內持續收縮,對內銀股不利,對工行之影響更大,而昨日內銀股表現遜大市,正是這個原因。
事實上,中央今次打壓樓價的決心很堅定,自5月中以來,內房股已反彈約兩成,理論上在中央再推出新政策下,內房股應該受壓,可是昨日部份內房股卻明顯反彈,主要原因相信與內地樓市在國慶長假期間,成交不多,令市場憧憬,短期內中央不會推出新的打壓政策。
內房股短線料炒波幅
不過,有幾點投資者必須留意,首先,由於部份內房股財政狀況仍然欠佳,部份的負債率仍達80%或以上,在賣樓套現的速度放緩下,相信會出現資金壓力,股價長線而言會有一定的壓力。
至於現金流十分足夠的中國海外(688)、華潤置地(1109)和世茂房地產(813)等,從估值角度仍然可取。但今次中央打壓樓市措施集中在發展中城市,短期面對的營運風險不小,股價波動性亦會增加,我相信這段時間,有些內房股短線會集中炒波幅。
陳永陸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