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98年金融風暴、03年沙士疫潮、08年金融海嘯,過去十多年本港經濟受到不同程度衝擊。有研究顯示,長者在經濟受衝擊時未必是損失最嚴重的一批,但生活質素同樣受影響。有學者認為當局應檢討退休保障制度和綜援制度。
檢討生果金綜援政策
嗇色園及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合作,於3至5月期間訪問507名57至97歲、沒領取綜援的長者,發現每位長者平均每月開支約3,000至4,000元,近八成靠子女供養。研究又發現,約兩成長者曾在經濟低迷時有金錢損失,主要在股票投資上失利。
退休近十年的范女士指,退休後被人誤導將80萬元退休金購買雷曼迷債,最終只可拿回小部份本金,「嗰陣諗住保本,點知爭少少冇晒。」她每月支出約5,000元,餘下積蓄僅夠生活,加上患長期病更見拮据。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鍾劍華指,不少受訪長者都表示遇上經濟轉差時,都會節衣縮食甚至有病時放棄求醫,令人擔心他們在經濟欠景氣時的生活質素。政府在每次推出紓困政策都未有照顧長者,有需要檢討現行生果金及綜援政策,令更多長者可申請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