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團壟斷、重建逼遷、經濟發展失衡……種種因素導致本港貧窮人口攀上歷年新高,多達126萬人。社會服務聯會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本港跨年齡貧窮情況惡化,其中窮困長者佔29萬人,平均每三人便有一人是貧窮戶。社聯批評政府缺乏長遠的扶貧政策,「只係派糖,頭痛醫頭,叫做咗啲嘢就算」。
老無所依 三個長者一個貧
社聯發表本港最新貧窮人口數據,以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定為貧窮家庭。今年上半年貧窮率為18.1%,126萬人活於貧窮家庭,較09年增加約6萬;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入息中位數分別為32,950元及9,000元,差距達2.7倍,亦為歷來最嚴重。社聯業務總監(政策倡議及國際事務)蔡海偉指出,本港經濟好轉,失業率改善,但數據反映低收入家庭無法享受經濟復蘇成果。
社聯分析亦發現,65歲以上長者的貧窮率達33.9%,即29萬人,遠高於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地區,除缺乏退休保障制度,「老無所依」亦是主因。
數據顯示,年齡介乎25至64歲的貧窮人口近60萬人,在職貧窮家庭多達21萬戶,佔整體近半;且年輕人貧窮問題持續惡化,貧窮人口由01年14.4萬,急增至現時17.6萬,升幅超過兩成。蔡海偉坦言:「越來越多年輕人要靠家人餬口。」
儘管本港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強勁,首兩季本地生產總值分別按年上升10.1%及5.9%,但蔡海偉不點名批評,本港不少行業被大財團壟斷,是貧窮人口擴大原因之一,「以前基層市民可靠雙手搵食,開士多、做小販,但家連呢啲機會都冇」。他亦指出,近年政府大力推動舊區重建,但規劃失衡,原區居民被迫遷至偏遠地區,缺乏就業機會。
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直言,政府取消扶貧委員會後,一直沒任何針對地區及不同年齡階層的長遠扶貧政策。她強調,政府不能單靠市場機制解決貧窮問題,亦不贊成只顧「派糖」,「唔係鋪鋪清,分咗錢每年結數咁」。蔡海偉亦說,自曾蔭權出任特首以來,派糖逾1,000億,只有兩成讓基層市民受惠,「只係派糖,頭痛醫頭,叫做咗啲嘢就算」。
面對人口老化,貧窮加劇,方敏生促請政府在今年施政報告,全面檢討退休保障制度,包括強積金計劃、長者生果金及綜援等;同時擴大交通津貼至全港18區,並研究以補貼制度援助低收入家庭。
本港貧窮人口年齡分佈
2001
組別:全港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118.66(17.8%)
組別:兒童(14歲及以下)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26.63(24.3%)
組別:青年(15-24歲)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14.40(15.9%)
組別:成年(25-44歲)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27.01(11.1%)
組別:中年(45-64歲)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25.23(17.5%)
組別:長者(65歲或以上)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25.39(34.7%)
組別:貧窮住戶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41.54萬戶
2009
組別:全港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119.63(17.3%)
組別:兒童(14歲及以下)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20.99(24.3%)
組別:青年(15-24歲)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17.07(18.8%)
組別:成年(25-44歲)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22.68(10.2%)
組別:中年(45-64歲)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33.07(15.9%)
組別:長者(65歲或以上)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25.81(30.9%)
組別:貧窮住戶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43.79萬戶
2010*
組別:全港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126.21(18.1%)
組別:兒童(14歲及以下)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20.56(24.0%)
組別:青年(15-24歲)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17.62(20.1%)
組別:成年(25-44歲)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23.51(10.5%)
組別:中年(45-64歲)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35.52(16.6%)
組別:長者(65歲或以上)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29(33.9%)
組別:貧窮住戶 貧窮人口(萬人)/比率:47.08萬戶
*1月至6月數據資料來源:社會服務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