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雙雄出獄大踢爆指控懲教人員包庇開賭

政改雙雄出獄大踢爆
指控懲教人員包庇開賭

【本報訊】更生人士陳健森和蔡全新兩年前入稟爭取在囚人士投票權,成功還繫獄人士一張選票。「還票於民」只是第一步,「政改雙雄」今年刑滿出獄,近日首度曝光,以釋囚身份大爆監獄膳食營養不良、懲教人員包庇開賭、教唆犯案、就業培訓和假釋政策不合時宜、出獄援助措施落伍。他們踏出監房下一步,是攜手推動監獄「改善民生」。 記者:雷子樂

改革監獄,先由伙食談起。今年初出獄的陳健森,曾在赤柱、喜靈洲服刑,聽到許多在囚人士投訴膳食不足。

車衫造鞋 培訓要改革

在囚人士的早餐是一塊白烚的肉類,「嚿肉浸咗成晚水同鬆肉粉,肉質似梅菜,冇晒營養,份量又唔夠」。炸魚「咬開又腥又臭,啲腸仲喺裏面」。陳健森說,獄中一定吃不飽,但又餓不死,「總之半夜一定會餓醒」。他曾作投訴,結果被單獨囚禁10天。陳健森和協助在囚人士的社區組織協會均曾書面向懲教署索取在囚人士膳食的營養資料,署方一直不理。
懲教署的價值觀包括「恪守法治,重視秩序」,但在陳健森眼中,監獄是一所由懲教人員與犯人擔任導師的「罪犯學堂」,職員只會不斷教唆犯人「走精面」,逃避警察追捕。「好似打劫咁,佢哋會話你千祈咪搭的士、小巴,仲話點解自己唔安排部車」。耳濡目染,陳健森形容監獄根本是個製造犯罪者的地方。與陳健森在赤柱監獄服刑期間相識的蔡全新爆踢,職員一直「隻眼開隻眼閉」讓犯人開賭。他入稟挑戰懲教署後,職員就不讓他和同一工場的犯人賭博,令他受壓。
在囚人士要在獄中工作,但蔡全新說,大部份犯人只能車衫、造鞋,「香港仲有幾多製造業」、「出到嚟都唔知點更生」。47歲的蔡全新曾想報讀廚師、髮型課程,但因年逾40歲無望受訓。

釋囚被歧視 更生空談

陳健森修畢時裝設計副學士先修課程,再自修中醫學位課程三年,但因不能實習被迫放棄。他曾報讀化學、生物、物理課程,卻不能外出應考實驗試,「對有心改過嘅人,懲教署冇乜幫助,仲要阻撓」。社協幹事吳衞東指,08年有9,103名釋囚,僅8.2%曾接受職業培訓。他指逾八成人士的刑期少於兩年,較需要一些像園藝之類的短期培訓課程。
懲教署的口號是「支持更生,共建安穩社群」,蔡全新卻未能體會。他上月初出獄時只剩約1,000元現金,綜援要等35天才能批出。他曾露宿三天,一時找不到工作。「好多人都係咁焗住鋌而走險」。蔡全新說,釋囚出獄首個月的再犯率約5%,犯人坐監每月成本約1.7萬元,若加快批准綜援,每月只要1,830元。陳健森出獄後曾找到廚房工作,但同事看到福利官探訪,揭發他有案底被炒。吳衞東表示,澳洲等地都有相關反歧視條例協助更生人士重投社會,港府應該參考。
懲教署發言人回應稱,對在囚人士司法覆核投票權一直持開放態度,政府修例後亦積極配合。至於有釋囚稱因提出司法覆核而受針對,署方強調每個在囚人士均清楚自己享有投訴權利。

懲教署:建議報警查辦

發言人更不忘表示,「有關釋囚聲稱有職員在獄中教唆他犯罪,本署建議他立即報警查辦」。署方又強調,絕不容忍獄中任何不法行為(包括賭博),如有發現,定必嚴厲處理。培訓方面,剩餘刑期少於兩年的本地成年在囚人士可自由參與市場導向的職業訓練,署方今年將為1,247人提供訓練,約佔合乎資格的本地在囚人士總數四成。

監獄問題重重

問題:再犯事率偏高
社協/釋囚批評:釋囚三年內重犯事率逾四成,與出獄後首個月得不到經濟援助、就業不受反歧視法保障等因素有關
懲教署回應:再犯率受多種獨立但又複雜的個人、社會、經濟因素影響

問題:獄中培訓不足
社協/釋囚批評:08年逾9,000人獲釋,僅得8.2%獲釋前就業培訓,名額不足
懲教署回應:剩餘刑期少於兩年的成人在囚人士可自由參與課程,2010年有四成合資格人士獲訓練

問題:單獨囚禁設限
社協/釋囚批評:單獨囚禁刑期沒法定上限,懲教署監督權力過大,長期單獨囚禁犯人違反人權
懲教署回應:07至09年共有1,925人曾被中止與其他囚犯交往,是根據《監獄規則》賦權執行以維持監獄秩序和紀律

問題:不准使用電腦
社協/釋囚批評:瑞士、美國部份地方等監獄都讓犯人使用互聯網,以免犯人脫節,但香港監獄一般禁止犯人上網
懲教署回應:基於保安理由,不容在囚人士上網。但有提供相關課程

資料來源:社協、懲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