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迫金是稅 - 利世民

利字當頭:迫金是稅 - 利世民

本來,世民和一眾朋友,以為今年施政報告的其中一個德政,會是所謂的強積金半自由行。怎料早幾天,政府忽然說要將半自由行無了期押後。政壇朋友說,應該是政府要跟保險界交易支持官辦的醫療保險,也就是變種的強醫金,所以不得不在最後關頭,腰斬了一眾打工仔期待已久的自由行。

賺了花不得 積蓄變暴利

可憐是一早以為有商機無限的IFA,本來準備好向200多萬打工仔做中介,現在生意沒有得做,更可能要被政府監管。說到底,IFA在立法會沒有代表;金融界是銀行家,金融服務界是股票經紀,保險界也不代表他們。所以,IFA跟保險經紀和地產經紀一樣,人數多也是香港人平日接觸得最多的行業,偏偏他們又不在功能組別裏。也難怪有那麼多人如此厭惡這個不合理的選舉制度。
話說回頭,強積金既然連半自由行都沒有了,那麼,世民也只好繼續叫這個政策做強迫金好了。事實上,廣義一點看強迫金,就算不是百分百符合稅的定義,也中了七、八成。首先,這是打工仔賺了卻花不到的錢。單是這一點,強迫金跟稅在客觀為條件上,對人的行為有非常相似的影響。
有人會說:「強積金錢跟人走,退休之後你就可以用這筆錢啦!急甚麼呢?」可惜強迫金因為缺乏競爭,以致管理費不尋常地高;結果打工仔的退休積蓄,都成了功能組別選民的暴利。其實這種不公比起苛徵重稅有過之而無不及。最重要是假以時日我們才發現,原來強迫金不足以支持港人在65歲退休,世民有理由相信,我們那些偉大的政客,一定會跑出來要政府注資,將強迫金變成公迫金。屆時,錢都撈亂來花,共產了之後的強迫金,錢也不再跟人走,如果那不是稅,是甚麼?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