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廈龕場遭群起反對恐影響樓價 憂交通擠塞

工廈龕場遭群起反對
恐影響樓價 憂交通擠塞

【本報訊】首幢申請活化為骨灰龕的工業大廈葵涌業成街江南紡織廠,計劃提供4.35萬個龕位,卻遇到反對。有區議員質疑,該幢工廈向城規會申請活化時,未有評估骨灰龕落成後,對環境及附近青山公路一帶的交通影響;有居民則擔心,龕場會影響樓價,也憂慮若是次申請獲批會創下先例,令區內龕場越開越多。
記者:陳凱迎

食物及衞生局在檢討骨灰龕政策的諮詢文件中,提到合適的工業大廈業主,可考慮向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將工廈發展成骨灰龕場。然而,位於葵涌業成街14至15號的空置工廈江南紡織廠,上月7日向城規會申請改建成骨灰龕,卻遭到區議員及居民反對。

可提供4.35萬個龕位

葵青區議員梁國華認為,於上述地址發展骨灰龕並不恰當,因為有關工廈位處的業成街,接連來往荃灣及九龍的青山公路,加上為單程路的業成街時有大型貨櫃車出入,擔心他日龕場落成,會增加人流,造成交通擠塞。
居於業成街附近私人屋苑「嘉翠園」的業主林先生擔心,發展骨灰龕場會令樓價下跌,堅決反對,「骨灰龕就係骨灰龕,又唔係藝術品,外表幾靚都冇用」!
居於葵涌和記新村的黎先生,住所雖不會望見上述紡織廠,但卻憂慮一旦這宗申請獲批,將來區內有越來越多工廈會被改建為骨灰龕,「最初以為呢區會好似觀塘咁,活化做商業區,如果變晒做骨灰龕,成個墳場咁,有好大差別」。
根據城規會的資料,業成街14至15號被劃作工業用途,業主逸駿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在申請改變土地用途作骨灰龕的文件中表示,可於兩個月內將大廈的二至四樓改為骨灰龕場,可提供共4.35萬個價錢合理的龕位,龕場內不准燃燒香燭及紙紮祭品,外觀則採用日式設計,與周圍建築物和諧協調。

葵涌業成街的江南紡織廠,業主申請活化為龕場。
王子俊攝

沙田居民抗議建龕場

昨日另有近百名沙田居民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到禮賓府,抗議政府提出在石門興建骨灰龕場,要求擱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