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緬過去常陶醉」,是中年男人特徵之一。57歲的梁耀忠,花兩年多時間寫自傳,年前又為江瓊珠拍攝紀錄片,遠渡重洋尋覓故友。這麼早就要為人生作結?「只係咁啱有咁嘅機會,希望將自己嘅體驗同人分享,同時反思自我。」由英國、社運朋友、馬拉松以至兒子,讓你我重新認識這個銀髮的「耶穌忠」。
紀錄片《就是一場馬拉松》昨日首映。主角梁耀忠說,電影主旨是尋根,找回塑造梁耀忠的人生足迹。片名是他的人生寫照,也是他對社運最深切的體會:「人生似馬拉松,社會運動都係,成件事可以好長遠,唔知幾時先會見到終點。而喺跑呢條路中間,總係有人會放棄,會離開咗,只有自己堅持唔好被佢影響。」跑過八屆渣打馬拉松全馬的老將說。
與社運戰友重遊舊地
70年代他跑到英國伯明翰半工讀大學,今次為拍攝舊地重遊,梁耀忠由當年社運好戰友「揸巴士」Jabez陪同,兩個白頭佬一起搜索失落了的年頭:找回當年一班華人僑生夾錢出版的政治刊物及雜誌、重回大學及打工餐館、與昔日友人會面。當年戰友難得敍舊,不忘揶揄他:「做乜咁無聊拍自傳?你有乜咁值得拍先?係咪諗住選特首所以谷人氣呀?」
一眾友人娓娓道出,還有舊時黑髮忠哥的雄姿:參與大學社運,成為唯一一個脅持大學行政樓抗議削資的亞洲學生;友人論政時家中只有一條麪包及一塊壞掉的牛油,他照吃如儀以免浪費,卻又同時無條件資助無政府主義者交學費,偉大得被友人冠以「耶穌忠」稱號。友人補充了梁耀忠的回憶,但銀幕上的梁說:「好多地方唔同咗,所有嘢唔同晒,我好似搵唔到自己……」
英國行片段完結,緊接還有梁耀忠的人生多面:少不了的馬拉松、新青學社友人團聚、爭取六四……韶華去,驚覺逝去了的都已逝去。
呢條路我仲要繼續跑
同場加映還有處女下海自傳《我固執,而持久地,過這種生活》,因友人一句「人哋個個都做點解你唔做」而無心插柳成書,逾15萬字,花兩年多時間完成,「當初試過搵人寫,後來發覺唔係咁好,結果都係自己落筆。文筆係唔順,但係好開心做今次回顧」。故事從他中學畢業後碰到舊同學開始,記錄他參與社運至今的經歷,一步一腳印。
自傳印了二千多本,五篇序言主要由演藝界人士撰寫,包括亦師亦友的岑建勳、許鞍華,「冇搵政治朋友或者同僚,減少是是非非」。自傳獻給19歲兒子,「年輕人應體驗更多嘢,我都希望我個仔有咁嘅機會。我唔會刻意鼓勵佢參與社會運動,希望佢自己體驗咗,先決定自己人生路」。兒子無意從政,做父親的只得尊重。但梁耀忠自己,已跑了30多年社運路,「今次回顧之後,對社會同對自己都有反省,呢條路,我仲要繼續跑」。
記者 夏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