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聲中,提醒我陳德霖已出任金管局總裁一整年。陳總身形高人一等,處事手法則繼續高高在上,高人一等但脫離群眾。一年前,陳總發表上任宣言,話要維持銀行體系穩定、爭取擴大人民幣業務、加強與公眾溝通,一年過後,又是算賬時間。
這365天的日子,香港金融體系豈止穩定,更是繁華無比,人民幣業務亦邁向新里程,但這是陳總的功績,還是大環境使然,閣下自有判斷。陳總堅稱要加強與公眾溝通,一年過後,透過傳媒發表講話次數,十隻手指數得晒。作為央行行長,掌管香港金融這個關乎於我們將來繁榮的命脈,向公眾多加解釋,這個公關工作是責無旁貸。
應多對公眾解釋
人民幣走向國際化進程,香港作為離岸中心擔當的角色,未必是普通市民可以理解。作為央行之首,確是金管局有責任向外講解。有幸多得李小加萬字鴻文,令我對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有更深刻的構圖,這篇文章其實老早應由陳總執筆。人民幣存款按月再增加逾兩成,港人不信港紙已是鐵一般的事實。港人期望提高人民幣每日2萬大元兌換上限亦是毋庸置疑。說穿了,提高個人兌換上限涉及更大國家利益,人行是要「硬蝕」,金管局不解釋又有誰人可擔負這個重任呢?
金管局退步,而由陳德霖太太唐芷青任行政總監的積金局更是故步自封。積金半自遊行已一拖再拖,再者強積金投資渠道選擇不多,早已令打工仔這十年來的辛苦積蓄落後大市。生活困苦的低下階層,又或者無奈提早退休的工人,要取回多年儲下的積金,更要受制僵化的制度,既要宣誓,又要左簽右簽。有無搞錯!相比其他國家,香港強積金機制真是莫大笑話。
掌管7百多萬港人財富是陳氏伉儷,我們的福祉,當中二百多萬人退休後生活好壞,或多或少是要依賴陳氏伉儷的努力與承擔。非常希望有一天這一對璧人能為公眾、為你們真正的老闆……全港納稅人做多點事。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